自央行宣布3月1日降息至今已一周,理财市场的收益出现了明显变化。
新年第一期的凭证式国债将于本月10日发行,受之前央行降息影响,这一期国债的收益比此前有所降低。
根据财政部公告,本期国债3年期发180亿元,票面年利率4.92%;5年期发120亿元,票面年利率5.32%。记者查阅到2014年第四期凭证式国债3年期年利率为5%,5年期年利率为5.41%。
由此可知,本期3年期、5年期凭证式国债的收益分别要低0.08%、0.09%。如果是买10万元3年期凭证式国债,那么收益相差了240元。而之所以两期国债收益出现了这样的差距,缘于期间经历两次降息。
3月1日降息后,银行新发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随之下降。比如说某银行发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在2月下旬的时候,其181天期限产品的预期收益为5.8%左右,而在前两日新发的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时,同样是181天期限产品的预期收益调整为5.5%左右。此外,该银行41天期限的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其预期收益也从原来的5.6%左右调整到了5.4%左右。
央行降息,也殃及“宝宝”。以余额宝为例子,2月27日,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4.469%,而3月5日的收益为4.45%。
“尽管这一次降息后,互联网货币基金的收益变动不大,但总的趋势就是往下走,毕竟理财市场的收益跟市场资金面宽松与否息息相关”。工行理财师李先生告诉记者,2015年市场有央行后续还会继续降息和降准的预期,存款、国债、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基金、网贷平台、信托产品等各类投资渠道的收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投资者可选的高收益稳健类渠道趋少。
相关链接:
受春节影响,今年2月银行理财市场不温不火。据融360金融搜索平台的监测数据,2月份,银行共发行4276款理财产品,较1月份减少了374款。不过,由于春节前后消费者支出庞大且理财意愿不高,市场资金流动偏紧,银行间揽储竞争加剧,因此继续提高收益率以达到吸引资金目的,2月份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5.15%,较1月份的5.12%略有上升。
2月份央行接连向市场“放水”,2月4日降准,2月28日降息,均在市场预料之内,预计今年央行仍然会有降息及降准措施出台,市场资金面将逐渐宽松,届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重回下降通道,二季度有可能跌破5%。
从这41款收益未达标理财产品的发行银行来看,广发银行以15款遥遥领先,其次是民生银行的10款,其余16款分别为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青岛银行、广东南粤银行、汇丰银行发行。
从产品的达标比来看,平安银行的4款理财产品收益达标比最低,平均只有12.38%,其中富结构类(100%保本挂钩股票)资产管理类2014年205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为7%,但实际到期收益率仅为0.5%。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