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市场行情 > 小众品牌打破奢侈品格局

小众品牌打破奢侈品格局

从最初的Logo崇拜、原产地崇拜到去Logo化,再到去品牌化,关注品牌与品质的性价比,为迎合消费者的这些新变化,品牌方应接不暇。

  当中国消费者提起奢侈品,最先想到的是LV、Chanel、Gucci这些品牌。的确,多年来这些国际奢侈品大牌秉承的营销原则都是“多数人知晓,少数人拥有”。随着中国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以及消费心理的成熟,对不少年轻的消费者而言,拥有一只香奈儿[微博]2.55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寻找设计师品牌或定制品牌日渐火热。

  北京新光天地一家奢侈品牌的店面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现在包括新光天地在内的多数高端百货商店营业额增速放缓,一大原因在于消费信心不足,很多有消费实力的人不敢购物,“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日渐红火,我们店员明令禁止消费者拍照,但难免有消费者拿起手机偷拍,然后将一些照片发布到社交网络上,让很多有一定知名度的公众人物购物没有了安全感。甚至某些时尚媒体,专门扒出公众人物在商店购物的服装,与时装周上走秀的服装对比,是否为同款。”

  这一原因也让很多有消费能力的人士转向小众奢侈品牌,因为这类品牌知名度不高,并且每季推出的产品量非常小,品质高,是真正“低调的奢华”。

  意大利皮具品牌Tardini,算得上是小众奢侈品的代表之一,大中华区负责人贺斌告诉记者,该品牌不久前刚刚在澳门四季酒店开设了一家门店,鳄鱼皮具品一度供不应求。贺斌说,该品牌的鳄鱼皮全部采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30岁以上的鳄鱼制成皮具品。美国规定密西西比河每年只准猎杀3万条鳄鱼,全球仅有15张牌照允许在该地区猎杀鳄鱼,而Tradini拥有该牌照。

  贺斌表示,现在他正在中国内地寻找合适的购物中心将该品牌带入中国,另外他也在担心,中国强大的购买力,像Tardini这样小众的品牌会因卖得太好而改变了品牌低调、小众的调性。

  事实上,这代表了很多欧洲小众奢侈品牌的共同心态。张龙(化名)一直在做国际奢侈品大牌的在华代理工作,从2014年开始,他一直在跟法国几家皮具品牌谈代理权,这些品牌全部是未进入中国的奢侈品牌。“很多是家族企业,手工做皮具很多年了,从工艺到设计都很不错,东西也很受中国消费者欢迎。”张龙告诉记者,一年多来一直没有谈妥,因为无法及时供货,资金紧张或者家族没有合适的接班人是品牌亟待向中国扩张的主要原因。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