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地方商人 > 杭州利星掌门人陈敏谈经营

杭州利星掌门人陈敏谈经营

无论是着装,还是谈吐,你很容易感受到陈敏的那份自信,以至于谈及利星名品的“快时尚”定位,她的回答很坚定:我认为自己是个挺潮的人,所以我想,我喜欢的,大部分年轻人也会喜欢。

  接管西湖边的利星名品百货九年多,陈敏做了挺多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比方说,接手商场不久后,便陆续撤出百丽、ESPRIT、周大福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引进Zara、无印良品、优衣库、丝芙兰、H&M等快时尚品牌;再比如,在商场一楼中厅这一“黄金地段”,移走了珠宝、黄金等品类专柜,反而卖起了不起眼的甜点、咖啡、小吃。

  当时,不少人质疑陈敏“接手利星名品”这一决定,甚至于她的丈夫,也以百货业资深人士的身份,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原因在于2006年的利星名品,实在不被外人看好——虽然紧邻西湖,有不少客流量,但是湖滨商圈建设尚未成熟,地铁一号线也还没踪迹,它的存在就像一座“孤岛”。

  然而,陈敏却坚持自己的选择,拿她自己的话来说,“我相信自己的眼光,而且我就是那种说干就干的个性”。

  如今,利星名品在杭州百货业“独树一帜”,它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陈敏当年的抉择和后续的大刀阔斧并非“年少轻狂”;而“利星二店”——利星1157的规划与建设,在这位年轻掌门人看来,也将是利星名品遭遇瓶颈之时的升级之作。

  无论是着装,还是谈吐,你很容易感受到陈敏的那份自信,以至于谈及利星名品的“快时尚”定位,她的回答很坚定:我认为自己是个挺潮的人,所以我想,我喜欢的,大部分年轻人也会喜欢。

  陈敏钟爱快时尚品牌,每每去日本、美国等地,她总会搬回一大箱衣服,够穿好几个月。“不贵,多买几件没负担,而且很多品牌是世界五百强,与一线奢侈品品牌为同一设计师,理念前卫不在话下。”

  这些原因,再加上充分的市场调研,成就了2006年起利星名品逐步“改头换面”的一幕——从传统百货公司转而定位“快时尚”,引进Zara、无印良品、优衣库、H&M等品牌。如今,商场的200多个品牌中,几乎所有都是各个门类的快时尚品牌。

  这是陈敏接手利星名品后,做出的一项大变革。尽管当时很多人心存质疑。

  争议是难免的。因为彼时的利星,真是称得上“不冷不热”“命途多舛”。湖滨商圈还未成熟,利星有点像“孤岛”。“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可能发展起来,只是还未区别于其他商场,首要之事就是重新定位。”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变革。

  而如今,“快时尚”定位的优势愈发明显。这些品牌号召力强、亲民,品牌就是广告,与此同时,新品更新速度快、全球同步上货,物流迅捷,可以有效地避开电子商务对实体商场的冲击。

  当被问及“避开电子商务影响是否在预料之中”,陈敏笑了笑:“当时其实就有这一层考虑,庆幸的是正如预期。很多时候,我对自己的眼光挺相信,也或许是啥事都说干就干,还来不及怀疑自己吧!”

  不少有心人发现,利星名品有几个不同于其他商场的特征:它没有分男装区、女装区、鞋区等,更像是一个“集成店”;它不像其他的商场一样,在一楼的中厅布置黄金、珠宝、奢侈品等专柜,反而是大多数人都能消费得起的Costa、贡茶等咖啡甜品店。

  “本来我还想专做女性下午茶呢。”陈敏的想法看似有些“任性”,但却不无道理,“虽然一楼是黄金地段,但是贴近实际需求也很要紧啊,如果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逛商场,不也挺好!”

  “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在陈敏眼中,利星就是自己的家,“我想把它打造完美的心情,和一个人想把家里布置得温馨舒适的心情是一样的。这也就是为何,模式可以复制,但掌舵者的思维不能复制,究其根本在于所抱有的情感不尽相同。”

  无论是商场的星巴克、哈根达斯专卖店,还是屈臣氏等,利星名品的很多门店在同品牌门店之间的评比中,均名列前茅。这也是陈敏最为自豪之处。

  即使发展顺利,利星名品还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这在陈敏的预料中。一切不难理解——3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没有多余空间,甚至没有停车场,发展饱和,但,还有品牌想进驻。

  怎么办?在拥挤的湖滨商圈,扩建显然不可能。最终,陈敏决定,打造利星二店——“利星1157”,选址杭州城南,面积10万平方米。

  当下,杭州购物城、综合体已显饱和,陈敏的这一决定在一些人看来有点“逆势开市”的大胆,面对争议,这位女掌门人显得挺淡定。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