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孩子主动捡糖吃导致了这次的悲剧,但这次事件背后也反映了家长对于孩子安全意识培养的不足。凶手必须严惩,可作为家长也难脱责任,6岁的孩子已经到了懂事的年龄,掉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就吃,可见家长平时并没有给孩子灌输足够的安全意识。事已至此,过多的纠结责任归属孩子也不能复生。因此家长应该更加重视孩子日常安全意识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呢?
相比于食物中毒,误食药品也是十分常见的。其实不少家庭都保存着一些常用药品以备急用,家长担心出意外,常常把这些药品收藏起来。这使得常用药品对孩子有一定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往往趁机去玩弄这些药品,很容易发生误食药品的危险。与其如此,家长不如把常用药品拿出来教孩子认识,让他们了解这些药品的名称、用途和用法,还可教孩子如何识辨有毒药品或食物,防止误食有毒药物或腐烂食品等,教孩子不随便吃药,不食脏物和有异味的食品,地上的东西尤其不能食用。闻到有异常气味,会用毛巾捂住鼻孔迅速离开现场,并向家长报告。这样即增长孩子的安全知识,又降低危险性。
此外,家长还可以用讲童话的方式给孩子描述医生和疾病的关系。比如把医生比作白袍子的骑士,他们是在你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专门来帮你的等等。通过家长的讲解逐渐解除孩子对医院、医生的恐惧感。教孩子了解和认识医院或医务室,懂得各个科室的看病及求医方法,学会配合治病;这样诊治过程会更快。当意外发生时,孩子会配合家长,不哭不闹,这样就能更及时到医院求救。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重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不仅要教给孩子一些与自身有关的常识,如记住、认识一些常用药品;掌握水、电、火的安全知识;记住一些特殊的电话等。还要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讲述一些他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问问孩子该如何对待。即使孩子不能回答或回答错了也不要责备他,要向孩子讲清楚错误行为可能带来的危险后果,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答案。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但仅仅靠家长细心呵护是远远不够的,孩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他们终将走向独立。因此,家长不仅要细心地爱护孩子,更要让孩子自身形成安全意识。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