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市场行情 > 老牌快时尚各自出招发展副牌拓展产品线

老牌快时尚各自出招发展副牌拓展产品线

在二线城市市场,传统快时尚品牌也各自出招稳定市场份额。如H&M通过收购Monki品牌,在南京开设中国内地首家店面,随后进驻佛山、苏州、无锡、深圳等城市。

  面对竞争面临饱和的一线城市,快时尚品牌各自出招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

  服装买手丁艺欧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华主力城市发展子品牌或副牌是目前老牌快时尚品牌共性的趋势。如H&M推出的高端快时尚品牌COS,ZARA旗下的Massimo Dutti、Stradivarius。以COS为例,虽然价位是H&M的2-4倍,但设计和用料更为考究,准确锁定了低价消费和中产消费之间的客群。

  据悉,COS相继在北京、天津、重庆、成都、杭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开设7家门店,而其北京芳草地店是其在内地的首家门店,其深圳的首家门店也将于今年5月亮相深圳益田假日广场。

  在品牌将扩张步伐延伸至三四线城市的同时,在二线城市市场,传统快时尚品牌也各自出招稳定市场份额。如H&M通过收购Monki品牌,在南京开设中国内地首家店面,随后进驻佛山、苏州、无锡、深圳等城市。

  除通过不同品牌保持市场占有率外,将产品线延伸也是老牌快时尚品牌的共识。H&M投资负责人NilsVinge近日表示,2015年集团将实施约4850万-7270万美元的长远投资,而此次的投资计划中包括即将发展彩妆、身体护理及护发护理等新产品类别。而ZARA HOME则成为快时尚品牌布局生活方式类产品的领军者。

  时尚领域专家应珊表示,快时尚品牌布局多产品线,是品牌打造一站式购物模式的风向标。未来布局多产品线将是快时尚行业普遍的发展趋势。

  相关链接:

  在重庆,渝派女装正是搭车新型城镇化重新焕发活力的典型案例。重庆朝天门服装市场的500余家服装生产企业抱团发展,成立朝天门市场服装企业协会,打造的“尚盟·重庆时装产业园”便是借助产业集群做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打造全产业链服务基地项目,搭建产业集群新平台。以协会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同时挖掘国内需求。

  作为中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重庆朝天门服装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贩货代理”到2000年先后陆续发展“自有品牌”,朝天门市场集聚了约500余家服装生产企业,规模大的年产值约2亿元,多数都是年产值几千万的小企业。

  但是近些年来,渝派女装面临发展困境。重庆朝天门市场服装企业协会副会长唐均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服装行业形势发生变化,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更加追求品牌化发展,服装产业开始趋于企业化运作。而东部沿海区域的服装产业,则在生产方式和上下游配套等方面有一定的集群优势。重庆却一直是零散式发展,20年前和现在几乎无异。

  参与该项目策划的王志纲工作室上海中心副总经理王放分析说,重庆朝天门服装企业的物流模式和生产方式还停留在原始阶段,运输采购成本高企加之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使得快速生产反应优势及成本优势不再。此外,发展理念粗放,品牌设计人才匮乏。有产业、无配套,有规模、无平台,有品牌、无名牌,散兵游勇、各自为政,这就是重庆女装产业现状的真实写照。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