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行业领袖 > Masha Ma: 打造中国内核的国际品牌

Masha Ma: 打造中国内核的国际品牌

2015秋冬发布在即,、中国时装设计师Masha Ma分享了她从一名独立设计师到一名企业家(Entrepreneur)的心路历程。

  法国巴黎——作为第一批打破“符号化”设计,拥有国际化设计语言的八零后,Masha Ma是中国为数不多拥有大众知名度的设计师,也是目前巴黎时装周官方日程上少数以自己品牌办秀的中国设计师之一。

  在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修读女装设计的学士和硕士学位时,她就曾先后为Veronique Branquinho和Alexander McQueen担任设计助理。她还拿下过包括兰蔻色彩时尚创意大赛、Fashion Fringe时装设计大赛以及WGSN年度突破设计师等大奖。她于2008年创立了同名品牌Masha Ma,以及2013年创立了副线MA by MA Studios,以具有现代廓感的女性主义审美和充满创意能量的年轻设计著称,如今在欧洲和中国已拥有了超过45个销售点,并逐步开始扩张自有的直营店渠道。

  在创业初期,Masha Ma就坚定地要做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品牌,而非一名玩票的设计师过活。选择上海(而非媒体资源更加集中的北京)作为创业基地,就因为她看到了江浙沪周边庞大的成衣制造业基础。

  “比如苏州有一些纺织集团可以将Uniqlo到Alexander Wang全盘拿下,他们对合作设计师也很有要求,要懂得商品规划和自己的品牌成熟度。”她说道。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她始终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从工作室创立伊始,就一直朝着一个能够变为完善公司的架构方向发展。从开始的3人增加到现在的近50人,从生产管理、版房、质检、跟单再到零售、分销、公关,都有相应的人员配备,甚至还拥有独立的法务及IT团队。

  她最为重视的设计部门则由Masha亲自带队负责,招募了来自巴黎高级时装工会、Lesage刺绣工坊的成员,按照主副线分成了两个小组,彼此竞争。“这让公司具有极强的联动力,任何错误能够及时纠错,让我们没有包袱,无畏的向前走。”她说道。

  作为一名难得的拥有强烈商业意识和远见的设计师,她并不拒绝拥抱商业。她用东方的哲学来解答独立设计和经营成功之间的关系:“独立设计指的是艺术、品质和思想上的独立,而设计师如何为世人创造更好的产品则是一种在大环境中修炼和磨合的过程,你需要知道怎么去和商业谈判而不被影响和沾染,达到自己的艺术追求,这才是大的修为。”

  紧接着,她又用西方的语句补充道:“设计师是reconstruction(重建)而不是像艺术家一般只是deconstruction(破坏),而没有任何解决方案。”

  而从伦敦时装周转战巴黎,也是出于长远规划的考量。Masha认为:“伦敦对新人有极大的热情,每一年不停挖掘,并没有形成一个连续的产业和机制,使得设计师自生自灭,也导致设计出来的产品概念化程度高但成熟度低。但巴黎时装周虽然具有极高的准入标准,但一旦打入巴黎,就会赢得尊重,以一种细水流长的方式向前发展。”

  同时在巴黎和上海双城工作生活的Masha,自然也遇到了两地不一样的行业及市场环境。当中国要在20年内做欧洲200年的时尚,那么她遇到的问题自然更加集中和浓缩。

  “中国更像是美国,从经济体量到天气地理造成巨大的地域差异,以及实用主义和功能化的设计倾向,这和欧洲小而精的文化布局是不一样的。”她说道:“我从不抱怨,因为那都是历史和大环境的影响,比如工人教育程度和文化长期熏染的习惯不同,对颜色的敏感度和美感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再比如中国的水质影响印染的颜色,即使是意大利最好的配方都无法达到一样的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给予很长的时间去解决,但这并不从本质上影响设计师对于做出真正好产品。”

  与其怨声载道,不如从自身做起去改变中国的环境。她向BoF透露,上海市,特别是虹口区政府给了她许多支持。这也得益于她花了非常大的功夫去和政府进行解释和沟通,让保守的官员们了解到理解时尚为何不仅仅是纺织,而是和文化、创意产业有着深刻的关联。

  Masha厌恶迎合西方口味的中国式符号。她坦承,以前那些打着中国旗号、在旗袍上雕龙画凤的设计师玩的都是文化拼贴,反而是最不中国的设计。

  “第一,这种审美是奔放的少数民族文化,而非代表汉族的雅致审美,比如我最喜欢的宋代文化讲究廓形简约,色彩高级,在意不在形。”她解释道:“第二,譬如中国画的二维表达方式,以墨色出五彩,是含蓄的、隐喻的,文化拼贴无疑是国外的手法。那些设计从精神到手法没有一样是中国的。中国性在于思考过程和表达方式,比如丝绸的流动的方式,只不过需要我们用现代语境去进行交流。”

  在这次的巴黎时装周上,她就首次尝试了一个她概念里的中国风格,用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讲述一个现代化的,从中国来的故事。“我喜欢像《卧虎藏龙》一样可以让全世界看懂,而不是像《黄飞鸿》只有中国人懂。”她说。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