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工商局发出2014年度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补助金申报通知,国际注册日或相关指定国核准注册日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商标权利人可向工商部门提交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证明材料,并办理申报补助金登记。
据悉,近年来,省级财政设立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补助金,以指定国家的数量为补助标准,指定5个以下国家或地区的每件商标补助0.5万元,指定10个以下国家或地区的每件补助1万元,指定10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每件补助1.5万元,对单个企业补助单件基础商标(一个国内注册号)的,补助金额不超过2万元,此外,每家企业一年补助金不超过10万元。去年获得补助金的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不再重复享受补助。
相关链接:
外贸出口是拉动增长的重要动能,对就业和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但近期我国外贸表现却显得“动力不足”。据海关统计,今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外贸“动力不足”一是因为外部需求不足,二是传统优势弱化,比如,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凡此种种,都表明我国低成本出口优势正在消失,防止外贸“失速”已迫在眉睫。
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调整出口结构,比一味扩大外贸规模更重要。要抓住机遇,打造出口竞争新优势,大力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向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要出口结构升级的动力。只有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提升生产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提升外贸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含金量,从数量价格竞争向质量品牌竞争转变,摆脱“打工者”的角色,抢占产业制高点,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
今年的全国两会与往年有所不同,这是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许多方面需要从新常态的角度来观察与思考。比如外贸,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力马车。现在,这架马车显得有点吃力。为什么?因为我国的外贸基数已经很大了,增速加一点,实际增加量就会很大;同时,内外环境部也变了,我国外贸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而外贸又是一国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这种新常态下,加快外贸结构升级、提升外贸质量也许比简单强调外贸规模更重要。梁达先生提出的相关看法值得重视。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