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行业领袖 > 俞湘琦:从满足“扮演瘾”到天猫大热卖

俞湘琦:从满足“扮演瘾”到天猫大热卖

俞湘琦是上海国际时尚设计服务中心设计管理部总监,也是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学院的客座教授。这意味着,除了时装设计师这个角色,俞湘琦更多的时候承担着“导师”的身份。

  很多人认为,中式服装成为潮流,始于彭丽媛和她的服装设计师马可。此次北京APEC上,中式服装集体亮相似乎又为这股“中式热”添了把火。

  在“淘宝”上,输入“中式服装”几个字,页面超过100页。其中,大部分品牌旗舰店的产品,已非过去卖给中老年相对“老气”的中装,相反,针对年轻白领们的“改良中装”成为主流。

  其实,在马可被舆论关注前,中装,已在年轻人的圈子里火起来了。

  最早,是一批喜爱动漫游戏的COSPLAYER(角色扮演者)。游戏动漫里,不少都是古装角色。早期的扮演者为了搞定古装,颇费周折,往往只能自己手工制作。渐渐,淘宝上有人嗅出商机,专门出售动漫角色的全套古装行头,从头到脚量身定做。

  接着,影楼推出了古装艺术照,不玩动漫的年轻人,也开始加入了“扮演”的行列。古装剧的红火,是其中的一大推手。什么剧火,影楼就推什么造型,比如“还珠格格”系列艺术照、“公主嫁到”系列艺术照,再原创一些古装风格,颇受市场欢迎。

  在这个阶段,夸张的中装生活中是穿不出去的,只能在特定场合,供年轻人玩一把“扮演瘾”而已。

  转机出现在国学班、传统文化课的兴起之后。一群研究“汉服”的社团也随之崭露头角,他们在各大场合频频亮相,推广汉服汉礼。国学班的一些师生忽然觉得,穿上这样一套服装行礼、上课,才算相得益彰。中装自此,跨出“扮演”的范畴,来到了生活之中。

  一批有思想的年轻设计师加入中式服装设计,终于点燃了这把时尚界的流行之火。“穿不出去”的中装,在设计师的手里,被改良成适合现代人穿的日常装。比如,汉服的斜襟还在,但下摆已具现代衣服的轻便。棉麻的素衣还在,但糅杂拼接针织等元素,用现代剪裁,反而更接近日常的针织衫、T恤衫。

  如今的“天猫”上,独立设计师的原创品牌,如雨后春笋。其中不乏一些“中式”路线的品牌,开始黏住一大批年轻的粉丝。时尚款定价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并不便宜。他们的目标客户是谁,可见一斑。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