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是出口淡季,大连港至满洲里的过境集装箱班列进入2015年后却格外繁忙。前两个月共开行7列,总过货量同比增长达283%。在经满洲里过货的众多口岸中,大连港过货量排名由2013年第128位升至目前第4位。来自华南、华东、华北、胶东等地的汽车零件、机械设备、日用小商品,通过辽满欧国际联运通道源源不断地运抵欧洲。
近日获悉,依托覆盖东北全境及连接欧洲的海铁联运网络,大连港集团正积极筹划“东北新丝路”,建设三条陆海国际大通道,力促东北地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规划。业内认为,此举有望将东北开放格局提升至新的高度,为破题新一轮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早在1997年,大连港就正式开通运营了东北第一条铁路集装箱班列大连—哈尔滨班列。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连港已开通主要班列线路17条,每周到发70余班,覆盖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区域主要集装箱办理站,并开行了沈阳、沙岭客车化班列和五棵树、白山乡、让湖路西等循环车组,形成了覆盖东北主要节点的集装箱海铁联运网络。
与此同时,过境集装箱班列在最近两年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2013年6月,大连港集团开通经满洲里至欧洲的国际联运通道,即辽满欧国际联运通道。2014年,辽满欧班列同比增幅即达到184%,2015年同比增幅增至283%。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至中亚五国的集装箱过境班列也进入了上升通道。
大连口岸过境集装箱班列市场份额和知名度的提升,不仅带动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等其他通道箱量的增长,也吸引日韩、东南亚地区客户通过大连口岸开展过境中转业务。从大连港出发,经中国最大陆上口岸满洲里到达欧洲的通道竞争力已经显现。
目前,跨欧亚国际、中俄铁集、大洋集团、上海铁洋、青岛国联、金华佳程等一些国际、国内知名代理公司已将大连口岸过境班列通道纳入到其整体对外推介的版图。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及胶东半岛很多货源也转移到大连口岸出口发运。
辽满欧班列开行后逐渐升温,与当前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密不可分。作为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大连港集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责无旁贷。通过遍布世界的航运网以及日益成熟的国际海铁联运体系,打造东北地区的陆海丝绸之路,助力辽宁乃至东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其意义不言而喻。
大连港集团具备了推动东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深度融合的区位优势,港口软件硬件条件十分优越,基础设施已进入世界一流大港行列。它也是目前中国北方环渤海、环黄海地区最大的支线运输服务运营商,海铁联运网络起步早,基础好。
大连港外贸近洋航线非常密集,为东北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坚实保障。其中有日本航线17条、韩国航线15条、东南亚航线10条、中国台湾航线4条。内贸航线网络也对华南、华东主要区域实现全覆盖,航线密度达600多班/月,且多数航线具备了内外贸同船的资质。
有业内人士分析,以大连港为起点的辽满欧班列,其快速增长其实已经释放了一个信号:东部通道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按货源和出境口岸不同,目前集装箱过境主要有西中东3个通道。西部通道,主要吸引中西部地区出口欧洲货源,从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主要吸引华北、华中地区出口欧洲货源,从二连浩特口岸出境。东部通道,主要吸引华东和华南沿海、华北、东北地区出口欧洲货源,从满洲里口岸出境。
专业研究报告称,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6个区域出发的货物,要到达俄罗斯、德国汉堡地区,采用多式联运的线路方案可达132条。在这些方案中,东部通道运输价格较西部通道便宜500-600美元/车,到达目的地仅需15至20天,是全程海运时间的一半。无论从运输成本、运输时间以及安全成本等方面考虑,以大连港为起点辽满欧东部国际通道,都具有相对明显的综合优势。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