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专题采访 > 上海的国家会展中心成为人的海洋

上海的国家会展中心成为人的海洋

1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48家展商携带各自最出色的产品参展,使今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的规模前所未有。

  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春季联展四大展会:2015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yarn,expo)、中国国际纺织面料与辅料(春夏)博览会(intertextile)、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以及以展中展形式出现的中国国际针织(春夏)博览会(PH Value)首次同期同地联合举办,覆盖了从上游纤维原料到服装最终产品的整个纺织产业链。22.2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聚集了旺盛的人气,集中展示了产业链上国内外最新的创新技术与产品,显现出行业在以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的带动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行业发展带来的巨大能量。

  本届纱线展不仅在展出面积及参展企业数量上达到超前规模,其展会的作用也越来越深得企业的认可。南通双弘纺织公司总经理吉宜军表示,由于我国棉纺织行业处于较为困难的时期,市场越来越多的纯棉纺纱企业开始转向化纤纱或混纺纱,随着市场上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同行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相互压价惨烈,企业压力较大。此次参展,希望在与上下游企业的交流中找到新产品研发的灵感,同时加强将新产品推向更广阔的下游市场。无锡一棉的企业负责人也表示,此次参展,与很多慕名而来的下游客户实现了面对面的交流,对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有很大帮助。

  《中国纺织报》记者注意到,纱线企业大多采取定向供应的贸易方式,因此在推广意识上并不像面料、服装企业那样强烈。很多企业因为没有终端产品,不容易体现纱线的品质,推广的难度也较大。但本届纱线展上,企业明显提高了新品陈列水平,采用别致的设计风格最大限度地展示产品的多样化,使产品的工艺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在展会现场,记者走访了多家展商,了解到面料企业在理念、材料、技术等方面的新理念。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面料分公司业务经理李可心透露:“以往企业关注较多的是面料的工艺问题,然而,为了顺应消费者对面料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华纺今年的研发重点将从新工艺转向新纤维。”

  3月19日,纤维巨头兰精集团对外发布了新型细旦纤维A100,其服装部副总裁Dieter Eichinger介绍道:“通过市场调查,针织面料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为此兰精特别推出一款适合与羊毛和合成纤维混纺的特种莱赛尔纤维,运用在针织面料上。由于人们希望服装面料的悬垂性越来越好,且版型更加修身,因此未来市场上对于超细旦纤维的需求量将逐年增加。同时由于该种纤维染色、着色力性能优越,能够减轻印染环节的污水排放并有效提高染化料的使用率,这为下游客户降低了成本。”

  除了源头纤维方面在不断求新,后道印染环节也在博览会现场凸显了应需而变的亮点。吴江汉通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娇娇向记者谈道:“企业每年研发方向的变化都是由市场潮流所主导的,由于近年国际上比较流行3D打印技术,因此,2015年我们研发了一些采用该技术的立体感较强的面料新品,将通过展会进行市场试水。”

  曾经在前几年被市场追捧的免烫衬衫面料,在今年的展会上却遭到了部分企业和专家的质疑吐槽。主攻衬衫面料的江苏占姆士纺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企业通过在面料中添加化学纤维来实现防皱免烫的做法已经不合潮流,今后,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对织物设计与组织结构的改善来提高面料的抗皱性能。

  尽管整体行业形势严峻,上海诚上诚纺织品有限公司在去年的销售总量仍超过2亿元。公司经理董银良表示:“企业的成功贵在坚持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只有坚守,并不断谋求创新,才能得到回报。”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