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向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放2亿元人民币进口信贷固定资产贷款,用于支持其年产40万吨聚酰胺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据了解,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已为该项目批准进口信贷固定资产贷款7.5亿元人民币。
该项目属于产业政策鼓励发展项目,列入福建省2014年重点项目,总投资48.4亿元,全面建成后可年产20万吨聚酰胺、2.24万吨环己酮,副产28万吨硫酸铵。项目计划2.5年内建成试车,组建涵盖己内酰胺、锦纶聚合、锦纶纺丝的大型现代化企业,5年内形成己内酰胺至纺丝、织造及印染全方位覆盖的完整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最大己内酰胺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大幅提高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关链接:
作为服用性能与棉花最为接近的一种纤维,粘胶纤维近年来产能和使用量正逐年大幅度提高。但由于粘胶生产的高投资、高耗能、高污染问题,很多发达国家很早就退出了粘胶纤维生产领域,粘胶生产技术在几十年来也没有大的突破和革新。对此,九江恒生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力求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变目前粘胶生产的尴尬现状。
2月初,九江恒生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新型粘胶纤维产品鉴定会,采用新型技术生产的粘胶纤维产品不仅在外观、色泽、手感及强力指标等方面实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新技术缩短了粘胶的生产流程,在降低企业能耗和生产成本方面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肯定。
会上,恒生化纤副总经理胡宏伟表示,新技术将纺丝机成形方式和后处理方式从以往的棉被式处理方式变为丝束式处理方式,通过两道牵伸来提高纤维的整体性能。经测试,新型纤维的产品性能得到全面改善,纤维强度可达3.5cN/dtex。与此同时,生产流程的缩短,可实现生产过程耗能低,生产设备占地小,而全封闭式的生产过程,则可确保清洁生产。
本项新技术推出后,参会行业专家对该项技术在推动粘胶行业转型方面的积极意义表示肯定,认为其主要呈现出以下亮点:一是工艺过程短、占地面积少、耗能少等优势可极大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该新技术中酸站蒸发方式有较大革新,是粘胶酸站技术的一场革命;三是采用全自动过滤器,能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和投资成本;四是缩短传统的精炼工艺流程,实现纤维的多次牵伸及滚筒式烘干;五是将脱硫水洗放在前道完成,在纤维烘干的状态下进行切断。同时,以上这几点都提升了纤维的强力及品质。
对此,北京三联普新合纤公司总工程师汪乐江对恒生粘胶技术的创新尝试表示认可。另外,他表示,要确保新技术的投产应用,必须做好纤维生产的过滤工作。
与此同时,与会专家也对恒生创新粘胶纤维技术给予肯定,希望恒生继续完善各项技术工作,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同时通过上下游之间的协作配合,尽快实现新技术在行业的投产应用。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