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双唐代的皮鞋,它于1966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它做工精美,鞋体呈船形,鞋口椭圆形,鞋头绣有精致的铜钱形图案,鞋带、鞋面、鞋帮、鞋底,都是用精心裁制的皮料缝制。然而,这双皮鞋历经1400年的盐渍、虫霉的侵袭,变得污旧不堪,又脆又硬,稍一用力就会破损。
近期,德国波恩莱茵河州立博物馆皮质品修复保护专家Regine Vogel,采用扫描电镜、显微镜对皮鞋的“病情”进行诊断分析,历经20天的精心修复,终于在3月17日恢复了它1400年前的模样。
目前,这双皮鞋已成为吐鲁番首批皮革文物修复的范例。据悉,吐鲁番地区出土的皮制品文物至少有300件,此次需要修复的皮革文物共19件,包括洋海墓地出土的皮靴、皮衣、皮裤、皮铠甲、马辔头等。吐鲁番学研究院分析实验室里,刚刚历经“修复术”的唐代皮鞋,正安静地躺在一台多功能清洗机里“调养”,机器的温度和湿度分别显示为20℃和47%,“它现在还很‘虚弱’,温度和湿度都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该院技术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徐东良向记者介绍,这双唐代皮鞋将一直在这台价值68 万元的机器中呆到“完全康复”,等它完全适应外部环境后,才进入博物馆进行展览。
专家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双皮鞋的原料来源于山羊。专家从鞋子的长度以及加工工艺判断,这是一双冬天穿的女士皮鞋,“专家结合史料和墓地发掘情况还分析,这双皮鞋的主人可能是当时的贵族。”徐东良说。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吐鲁番市东南约40公里,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城居民的公共墓地,该墓地共有500 多座墓葬。
相关链接:
最新研究表明,摩洛哥在全球鞋业生产将占有一席之地。
Guepard顾问集团总裁Abdelmalek Alaoui分析认为,多个因素证实摩洛哥有发展制鞋业的潜力。
首先,摩洛哥生产的皮革量将大大增加。目前,摩洛哥的原料大都浪费而为能够被转化为皮革。Alaoui说,宰牲节专业工业收集和贮藏的原皮可满足摩洛哥40%的原料皮需求。
此外,摩洛哥离意大利较近被认为是另外一个潜在优势。意大利擅长鞋类设计和制造,以及生产成品革和机械。据Alaoui分析,意大利顾问和专家不太愿意前往亚洲分享其经验,因为距离太远,或许更愿意到距离较近的摩洛哥工作一段时间。
另一个原因和中国市场有关。Alaoui认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鞋企考虑转移至成本较低的地区。摩洛哥或许是值得考虑的目的地。他引用了摩洛哥政府2014年推出的产业升级计划,表示愿意为中国投资者投建新的产业园区。
他认为,应正视鞋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加强摩洛哥与意大利和中国的合作。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