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资产管理 > 西方企业的“专业化”利润

西方企业的“专业化”利润

大多数都来自西方尤其是欧美,直到二十世纪下半叶东方企业才渐渐崭露头角,而真正能够与西方大企业集团相媲美的则屈指可数。企业得胜胜于战略,那么东方战略为何一直打不赢西方战略呢?

  西方企业利润来源事实上是专业化利润,如微软、宜家、迪斯尼等:

  围绕强势产品的原产地印象、文化优势、品牌、营销、人力资源、激励、法务、知识专利、装备、联盟、管理和运行等来进行一体化配置。

  围绕衍生链条的品牌、营销体系、联盟、并购,运营和产业来组合。

  围绕产业、市场、客户培育强大的能力和机制支撑,无限最深经营壁垒和能力壁垒,获取实施垄断利润和客户终生利润。

  持续维系自身优势定位,适时驱动市场变革,并控制产业链的构建和自身霸权的强化。

  以往我们把西方神化了,总认为西方是一种使然性成功——正确的治理、战略、组织、人力资源、产品开发、运营……所有正确导致成功。

  其实,这些都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而且这种观点只是后验,我们只看到了成功的因素,但这些因素为什么会导致成功?因为他们形成了如下的成功模式:

  第一步:不断通过“战略——经营计划——全面预算强化”循环,形成一个高指向性的,指哪儿打哪儿、高目标,计划实现性的体系,即闭环循环能力。这种闭环循环能力会大量地浪费机遇,丧失自由度和可能性,使得战略缺乏柔性。

  第二步:进行产品和服务上多方位无限试错。苹果推出这么多错误产品,一旦有一个产品成功,就是一个亮点。

  第三步:迅速将成功背后的模式整理出来。抽离出导致成功的要素,建立对要素的分析和对要素投资敏感度的分析。

  第四步:调动资源小范围投资和验证该模式。

  第五步:放大该模式,并作出部分修正。

  第六步:最大程度地调动资源,深入动员和配置公司所有资源,放大和复制该模式,压缩该模式发展和获得进步的进程,立即进行正向蝴蝶效应放大式管理,一旦这种资源聚焦式取得成功,再次进行更大结构上的放大和锁定。

  就像一个高协调的运动员,多肌肉组瞬时甚至光速组合发力,同向组合、同矢量化、同导向性同轴运作,从而使爆发力达到人力达不到的高度。不像缺少锻炼的人多肌肉组织间运动取向不一致所产生巨大内耗和运动力量分散。

  西方因静态战略所产生的高协调性事实上是西方战略的本质,这种封闭环境下的资源迅速调动、融合、发挥作用,无阻碍、无排异反应融合能力所产生的巨大的资源捕捉效应,机会放大能力,机会产业化,乃至形成产业带,最终形成的控制力及其运作,是我们过去忽略掉的。

  所以无论GE还是IBM,其实这些公司的成功背后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都是做足专业化,西方企业一旦形成这个能力,就会挣得专业化利润,掏深口袋就较容易了,沃尔玛就是个鲜明的例子(见“沃尔玛的七层优势”)。

  大家又会说,公司大到那一步,自然会有那个想法,其实沃尔玛这个战略,是山姆。沃尔顿先生在生前就制订了的,只不过后来职业经理人把它做得越来越精致,这个雏形是一开始就有的。

  由此可以看出,除了西方多采用分析型战略,东方多采用构建型战略的差异以外,西方战略最本质的特征是透过大封闭循环来形成战略定向能力,或战略协调能力,以及战略聚焦能力和战略资源匹配组合能力,正是这些战略能力促成了西方专业化的利润来源,因此这些西方企业集团既是模式锁定商同时也是持续创新和联通商。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