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手袋库 > 奢侈品的出身:大品牌源于小店铺

奢侈品的出身:大品牌源于小店铺

奢侈品是专属于上流社会的生活元素,犹如有资格加入的高级俱乐部,或者是拥有一个名门姓氏,是令人期待的。

  当今奢侈品行业60%的市场份额被35个主要品牌所掌控,像路易威登、古驰、普拉达、乔治阿玛尼、爱马仕以及香奈儿这些品牌年营业额都在10亿美元以上。其实多数我们津津乐道的奢侈品牌都是18世纪、19世纪卑微的匠人们为王室制造精美手工制品而创立的。

  在波旁家族和波拿巴家族统治法国期间,现代人熟知的奢侈品在法国就诞生了。

  19世纪末,王权没落,资产阶级兴起,欧洲贵族和美国名门精英,诸如范德比尔家族、阿斯特家族、惠特尼家族等组成一个封闭的圈子,奢侈品成为他们的专属领地。奢侈品是专属于上流社会的生活元素,犹如有资格加入的高级俱乐部,或者是拥有一个名门姓氏,是令人期待的。况且它们总是少量生产——通常还是定制,只卖给极少数并且真正上流的顾客。

  如今,这些公司仍然冠以创始人的名号,实际上绝大多数已经被商界大亨收购、经营。近20年来,他们将单个品牌变成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和地球人都知道的大品牌。

  相关链接:

  记者了解到,香奈儿并非唯一一家调价品牌。2014年,LVMH旗下的高端腕表品牌宇舶、真力时、豪雅先后挑起香港、内地同价的大旗,希望借价格优势激活内地消费市场。此前,其内地腕表价格与香港价差在10%~20%之间。这似乎与奢侈品一贯的玩法不符,此前曾有消息称部分奢侈品牌的厂商宁愿将有些破损的商品销毁,也不愿意降价销售,目的就是维持奢侈品的高端形象。在记者走访中,多家精品店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我们从来不打折。”

  据山东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消费者心理学的学者介绍,对于很多奢侈品的消费人群来说,标价并不重要,因为打折会给顾客一种品质方面的暗示,从而降低其品牌形象,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香奈儿此轮在欧洲与中国市场分别采取不同调价策略的原因,欧元持续贬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内地市场销售持续下降,而中国消费者大部分都在境外消费。

  据财富品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者在本土的奢侈品消费额是250亿美元,同比下降11%;中国奢侈品市场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比重,由2013年的13%跌到了11%。“Chanel香奈儿一直以来是奢侈品行业的风向标品牌,它的举动也在释放一个信号:国人不出国门也可以买到价位合理的奢侈品。”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曾对媒体表示。

  周婷表示,首先应该改变国人非理性消费的心理。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内地奢侈品消费支出比例过大,西方国家奢侈品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通常不超过4%,而中国这一百分比却为约20%。中国当前尚处于奢侈品消费初级阶段,属炫耀消费。这也促使国外奢侈品公司进行“歧视性定价”,从而推高了奢侈品在中国的价格。此外,内销政策不完善。虽然中国有大量加工贸易在内地制造,比如一些高档服装,但是按照现行政策,这些产品在中国加工以后必须出口,而不能在中国市场销售。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