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物流技巧 > 电商纷纷卡位海外购 拓展市场领域

电商纷纷卡位海外购 拓展市场领域

商选择这样的模式,在产品品质方面会更有保障,与多国建立关系的话,海外供应资源能进一步优化,流通周期会缩短,交付时间加快,但海外直采成本会比较大,同时物流也是国际化战略重要的一部分。

  在政策和需求的双重刺激下,跨境电商业务成为互联网经济的又一个掘金区域。随着“韩流”对中国消费者的影响,韩国成为电商主们首要攻克之地。

  中国海关总署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进口额总计中,韩国产品所占比重达9.7%,为1903亿美元,居第一位。2020年中国人在韩国的消费规模将超30万亿韩元(约1800亿元人民币),占韩国8%的零售市场。

  在此之前,阿里巴巴方面向记者证实,进军韩国物流的布局,天猫、支付宝和菜鸟网络均参与物流网络建设。

  电商中心分析师莫岱青认为,电商选择这样的模式,在产品品质方面会更有保障,与多国建立关系的话,海外供应资源能进一步优化,流通周期会缩短,交付时间加快,但海外直采成本会比较大,同时物流也是国际化战略重要的一部分,能够促进国与国之间的贸易。

  跨境电商是京东2015年的战略布局重点之一,但相比阿里巴巴,京东的国际化战略显得有点慢。

  对此,刘强东认为,相对于渠道下沉的战略,国际化战略非常复杂。去年京东国际部门积攒了大量的数据,今年京东会很快“走出去”。

  相关链接:

  今年的Baselworld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博览会,依然歌舞升平,这里有鲜花、美女、香槟、米其林美食,还有价值连城的珠宝钟表,吸引着来自全球的参观者。据主办方提供的数据,去年有100多个国家约15万人次的参观者来到这里。前年由著名建筑师Herzog & de Meuron设计的新展馆投入使用后,更多的顶级珠宝腕表品牌们可以拥有更为宽敞便捷的配套展厅。动辄千万级瑞郎投资的展馆,如同一座小型博物馆,也堪比该品牌全球最顶级的旗舰店,实木地板、华丽水晶灯、真皮沙发、一应俱全的酒吧台,竭尽能事争奇斗艳,是一场品牌的资本、实力和魅力展示与博弈的舞台。

  然而站在这些光鲜亮丽瑞士品牌身后的国内代理商、经销商,他们的日子似乎没有那么好过。在今年年初日内瓦由历峰集团为首举办的SIHH日内瓦高级钟表沙龙上,几乎没有国内经销商身影出现。

  “我们三年没有去Baselworld了,怕品牌方逼我们买表。”一位名表总代理苦笑道。“早几年销售做得好水分很大,买表的不一定戴表,现在水分挤掉了,市场常态化了。”

  “生意太难做了,我都想把店关了。”作为瑞士多个名表经销商的一位老总一脸无可奈何,“国内的高端手表太难卖了,只有带一些VIP客人去瑞士表厂参观一下,才有可能卖一些收藏级的贵表。”

  “这几年确实比较艰难,能维持4%的利润率都困难,据我所知有的经销商只有1%-2%的利润率,这就根本是在亏钱,资金使用的利息都不够付啊!”一位钟表经销商感慨。

  当奢侈品消费的潮水退去,进口表的中国经销商们似乎面临岌岌可危的“集体跳水”的尴尬局面。

  钟表行业内的一位从业几十年经验的人士在采访中透露,纵观整个中国国内市场,进口表的销售金额占比在85%-90%,而国产表是以低端为主,量大但金额小。

  国内目前高端零售市场从2013年以后下滑趋势非常明显,特别是在2014年下半年,部分高端腕表(零售价5万人民币以上)的销量有20%-30%的下滑,与2011、2012高峰期相比下滑比例接近40%-50%。因此,目前国内做高端手表的零售商经营非常困难。这与国内外手表的价格差有很大的关系,越贵的表,国内跟国外差价越大,所以都去国外买。有一些高端品牌由于品牌政策的关系,他们在欧洲零售折后价比国内经销商的拿货价还低,这严重挤压了中国经销商的生存空间。

  据估计,中国消费者高端腕表的购买80%可能都在国外发生,但中低端(零售价5万元以下)进口表,近年来在国内还是保持增长的势头。

  从区域来看,高端腕表零售下跌最严重的区域是北方,仅东北三省曾经销售进口表的金额就占中国市场的20%份额,现在下降了。随着个人消费能力的增强,南方市场的发展潜力将比较大。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