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渠道管理 > 蘑菇街走上微店不归路:像风像雾又像雨

蘑菇街走上微店不归路:像风像雾又像雨

蘑菇街这家公司,在初起的发展轨迹几乎与美丽说一模一样,但随着转型的深入,完全已经与美丽说不在一个频率。要给这个时尚电商定义一个准确的商业模式,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因为蘑菇街有一个可以说在整个互联网公司都称得上奇葩的特点,那就是特别爱转型,每当你以为你看清了蘑菇街的商业模式的时候,它往往又开始进行下一轮转型了。

  从创业时候的一个电商搜索工具转型到一个消费社区,再从消费社区转型到了电商导购,然后变成垂直电商,如今又开始转向C2C加B2C的平台,几乎每隔一两年,蘑菇街都会在创始人陈琪的主导下一次蜕变式转型。

  蘑菇街与美丽说最为明显的差异化体现在,美丽说是走淘宝的老路为主和自建供应链为辅,即B2C+C2C。整体侧重点是重视商家轻个人。而蘑菇街则是以个人也就是时尚买手为主的C2C模式。其一切的转型都围绕着时尚买手为主的个体。

  目前主打“时尚买手第一街”的概念是将购物达人引入蘑菇街,通过粉丝的互动,形成个人品牌社区,这种号称“在巨头无法覆盖的细分领域低调坐大的有效商业模式”,一不小心却做成了微店的翻版。而对于微店的前途,并非是前途光明,腾讯几次尝试微店模式,虽然不排除是公司产品基因的问题,可表现依旧太过差强人意,这对蘑菇街来说是前车之鉴,不过也许是一个机会。

  在今年初,蘑菇街简化了商品发布流程,任何蘑菇街的App用户都可直接通过软件发布商品。这让其卖家数量急速增加,但更加导致了卖家的不可控。由于开店门槛几乎没有,导致卖家的产品质量残差不齐,在用户的信任体系方面将会无可避免的受到严重损害。无论是美丽说,还是蘑菇街,其未来如何控制品牌形象的清晰定位,避免与淘宝和微店同质化,尤为值得注意。

  蘑菇街频繁转型,之前不断转型并且并未对自身带来过于严重影响,源于蘑菇街的体量小,灵活,转型容易。在瞬息万变的电商市场,发展初期,由于沟通管理成本低,可以快速决策快速反应,但却肯定不适合体量正在变大的蘑菇街。随着不断扩张,管理水平和运行机制的灵活性一旦丧失,加之卖家的混乱管理,各部门之间配合、管理的流程度与市场决策市场反应速度必然被限制。

  蘑菇街再频繁的轻率转型,将会带来极大的失败风险。同时,动辄就转型,也会给人一种蘑菇街内部一直没有找到核心战略支撑,只能在否定自己中惶惶度日的感觉。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