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财富故事 > 王在实:边走边摸索的商业

王在实:边走边摸索的商业

销售团队也会负责库存流转,把销量不好的款式在不同店面之间做调整和轮转,如果买手店产生了库存,那么王在实也会派人过去解决,“我想做的是一个长久的生意”。

  王在实做事情有很强的目的性,她认为设计师做自己的秀有两重含义,一小部分是宣传品牌,向外界表达和发声,但更重要的一部分则是商业,需要吸引买手在订货会上下订单。因此直到2014年,王在实才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做了自己的第一场时装发布会,而在那之前,国内市场并不具备成熟的买手体系。“我不着急,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这是最重要”。

  2014年,王在实在一年里办了两场秀,在发布会之后的第三天,已经在合作的十几家买手店都来到王在实的工作室里订货。

  但即便现在,许多买手店本身的运营仍然并不专业,所以王在实非常注重买手店的品牌定位,一直在用自己的专业性来带动买手店的专业性。王在实的销售团队每一季在货品上架的时候都会巡店,培训买手店里的店员,告诉他们衣服的优势和特点,为什么在哪个部位做刺绣,在那些部位有手工的细节,让买手店的服务人员把这些信息传递给顾客。

  销售团队也会负责库存流转,把销量不好的款式在不同店面之间做调整和轮转,如果买手店产生了库存,那么王在实也会派人过去解决,“我想做的是一个长久的生意”。

  当然中国独立设计师的环境已经比品牌创立之初好了太多,刚开始的时候,王在实靠着父母给的一笔创业基金创立品牌,2010年,设计师品牌集成店栋梁出现,慢慢的就可以靠自己的作品养活这个工作室了,“一直到2012年开了老佛爷的店,我们在运营上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些年里与面料商和生产商沟通,在工厂跟单,王在实这6年的品牌建设就这样脚踏实地的走过来。但王在实非常清楚中国的时尚环境或许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来完善,甚至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她也并不急于一时的品牌销售量。

  从建立工作室的23岁走了自己的29岁,设计师自己也在不停的成长。走过了年轻时代的无知无畏,现在王在实更希望在让自己的品牌有更多的东西沉淀下来,她想做一个品牌,为它服务几十年,她说:“就算有一天我不为它服务了,这个品牌也还会存在在这儿”。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