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行业综述 > 我国丝绸制成品出口竞争力遇到重大挑战

我国丝绸制成品出口竞争力遇到重大挑战

浙江丝绸服装的质地在全国属拔尖,但外销出口的价格只有意大利、法国产品的1/6,韩国的1/2,眼睁睁地看着高额的品牌利润被外商拿走的原因即是中国还没有一个在国际上叫得响的丝绸品牌。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丝绸制成品出口竞争力排名世界第四,位列欧盟(37%)、印度(24.83%)、土耳其(17.30%)之后。尽管全国丝绸出口份额尚占世界出口89.16%(按金额)和78.82%(按数量),但同比连续下降较快,特别是制成品出口,在品牌创新和国际化的呼吁中不升反降。

  丝绸之路集团也同样面临困难。“高端上与爱马仕、普拉达等国际一线大牌没法比,中端方面失去成本优势的我们又被印度土耳其追上来。往上,谈何容易;往后,”凌兰芳顿了一顿,“回不去了。”

  而这一切困境的病根,说到底,在于浙江丝绸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品牌附加值不高。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樊迅曾说,浙江丝绸服装的质地在全国属拔尖,但外销出口的价格只有意大利、法国产品的1/6,韩国的1/2,眼睁睁地看着高额的品牌利润被外商拿走的原因即是中国还没有一个在国际上叫得响的丝绸品牌。

  “时代在变,消费者在变,我们对于品牌的认知也每天都在更新。”凌兰芳同样深知品牌的重要性,他告诉记者,目前湖州市茧丝绸总产值约120亿元,但这只是初加工。而如果延伸产业链,提升品牌附加值,则可以使其总产值翻两番,达到500亿元。

  实际上,不只是丝绸之路集团,杭州丝企万事利也在争取品牌上的突破创新。从收购法国丝绸企业MARCROZIER,到从爱马仕“挖角”,万事利走的正是从代工(OEM)向委托加工设计(ODM)过渡、最后经营自主品牌的转型升级之路。据了解,在整个丝绸行业大势低迷的2014年,万事利丝绸主业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0%,实现利润同比增长7%。

  不过,品牌认知的成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外高端奢侈品品牌无一不是历经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坚守与传承,不断的创新和积累,品牌的背后是浑厚的文化积淀,产品融入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意蕴,经过了市场的大浪淘沙,最终由于消费者的高度认可而形成的。

  “由于中国丝绸企业品牌建设起步较晚,知名品牌的打造需要各方的系统配合和努力,这过程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业内人士表示。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