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买手店和电子商务渠道快速发展之前,王培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依靠工作室半定制的模式维持运作。经营和推广并不是王培沂擅长的事情,打开市场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个时候,王培沂的工作室开在一个商住两用的楼里面,没有沿街的门店,品牌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客人。
但之前,在服装公司就职的时候,王培沂就已经结交了一大批模特、摄影师、化妆师以及时尚媒体人,也是他们为王培沂免费拍摄了第一组时装大片,也把他的作品推送到时尚杂志编辑面前。在那之后,王培沂的设计可以和Lanvin、Chanel等国际大牌一起,供明星挑选,也陆续有时装编辑、明星来向王培沂借衣服拍片。王培沂的作品也开始通过小圈子的口碑传播,一点一点扩散出去。
王培沂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顾客,就是循着《时尚芭莎》杂志上拍摄的一组照片,找到他的工作室,定做了一套裙子。“设计师如果不做秀,品牌的感觉就会很弱。”万博宣伟副总裁王小冬说,2006年王培沂在与潘婷合作的一个秀上,认识了王小冬,也在他的帮助下完成了个人首秀。
王培沂的品牌开始有了一个完整的形象,”冷艳的性感,高贵,柔美,又有一些距离感“,他会使用精巧的刺绣,繁复的蕾丝和水晶。
2006年,经一位朋友介绍,演员曾黎请他设计自己在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绒毛礼服。王培沂为曾黎设计了五套方案,最终她选择了红色曳地长裙。随后经过明星的相互介绍,王培沂也开始建立自己在明星中的口碑。赵薇、章子怡、范冰冰、高圆圆,几乎所有的一线女星都曾穿过王培沂设计的礼服。
但这十年里,王培沂的品牌没有过任何突然又快速的改变,就算某一个某位明星穿了他的裙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但阵风过后,对于品牌的销量并没有明显的推动。
王培沂形容自己品牌的发展路径,完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以做衣服为基础,逐渐抽离出品牌的风格和定位,也是一点点的积累起品牌影响力,而最初的5年里,他一直在等待市场发展期的到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