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商业社会里,要抓住一切机会开展营销活动,做好主动营销是必修课。什么是客户需要的商品?大多数人都知道,天气寒冷时店员不该向客户推荐冷饮;但7-eleven的经验是:
冬季里冰激凌销售成绩也不错,而且温度越低,含乳脂肪极高的冰淇淋就越受欢迎;夏天在空调大楼里,客户进门后看到“有热乎乎的咖啡”时有会有购买的欲望。让店员用自己的肌肤感受客户的冷暖,才能给他们合适的推荐。
运营商很早就意识到,要在客户与商家发生接触时(比如来营业厅缴费、在官方网站上浏览、拨打客服热线等),对客户进行主动营销。但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把主动营销搞成了对客户的强行推销。
是给客户推荐店家想卖的产品,还是给客户推荐他想要的产品,这是营销的两个境界。运营商的营销习惯于以产品为中心来开展,这是由运营商的基因带来的。作为重资产的通信运营商,给客户提供的产品是话音、短信、流量等通信手段,“我有什么,你用什么”,用户只有选择权,没有定制权。
运营商有数不清的产品、业务和套餐,商品足够丰富。我们的营销策划是这样做的:先对产品特征进行分析,根据产品特性形成目标客户的画像,然后遍历数据库找到符合画像的客户作为营销目标。接下来或者做主动的营销推送,或者与客户发生接触时进行主动推介。最典型的就是纳入KPI的业务,各级运营机构围绕产品寻找目标客户群,再通过主动营销和业务捆绑,完成考核指标。
这像不像一家堆满商品的零售店,当客户光临的时候,只推荐几款我们最想卖的商品。事实比这种局面更差劲,因为即使是用户需要的商品,我们的营销方式也是僵化的、教科书式的,难以打动客户的心。
比如向用户推荐4G套餐时,按道理要考虑客户的使用习惯和行为特点,参考客户前几个月的通信账单,客户手机特点等,针对性地给客户推荐合理的套餐和产品。可是在现实中,我们给客户做推荐时主要是介绍产品本身,而很少给客户解释:使用这个产品之后会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对他有什么样的价值。
7-eleven让客户产生“我需要这个”的快感,而我们的客户感受到的是强行推销,因此运营商向客户推荐产品的成功率并不高,并非仅仅因为产品自身的问题,也在于我们的营销方式和行为,让人家不舒服。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