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存在各种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人,比起善于说话,善于倾听更容易让人产生好感。请注意,听到对方和自己说话,要停下手里的工作,面向对方倾听。不要只是“嗯、嗯”地答应着让对方一个人讲,应该时不时地点头,说些“对啊,确实是啊”之类的回应对方。这样的话说话人心里就会感到很舒服。
比起给特定对象制造好感,笔者更倾向于博得公司全体人员的欢心。原因是如果大家都对你有好感的话,那么单是这份好感就是独特的财富了。
在留言便签的工作内容以外,加上一句“辛苦您了”,对方应该是不会反感的。更进一步的话,根据留言的内容再加上“有您帮忙真是太谢谢啦”之类的也可以。但是要注意不要让人产生多管闲事的感觉。
送茶水的时候,试试根据对方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饮品,顺便问一句,“还好么?”、“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不要给人强加于人的感觉,如果对方反应不积极或者直接拒绝了,那就马上打道回府吧。
相关链接:
初涉职场后,面临的是全新的工作和压力,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但有的职场新人不是多从自身寻找原因,积极适应,而是怨天尤人。有的虽然拥有了比较适合自身的工作,但总觉得怀才不遇,很不满足和珍惜现有的工作,频繁跳槽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人刚工作一两年,却已经换了七八个单位。当今社会虽然不鼓励那种“从一而终”的就业心态,但也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
只看现状,而对单位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前景等至关重要因素甚少考虑,这可能会使你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和满足,但从长远发展看并非明智的选择。
因为找工作难再加之日常生活的种种压力,会令一些人产生骑马找马的想法,即先随便找一家公司干着混口饭吃,等熟悉环境后再在短时间内跳槽。抱着这种心态的人不仅无法安心于本职工作,一旦离开还会对单位造成损失。
一些初涉职场的人才,往往会急于显露一下自己的才能和实力,因而表现得锋芒毕露、急于求成,这实际上也是很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是,不仅会给人一种自高自大的印象,更主要的是会使你过早地成为人们的竞争对手,倘若你没有厚积薄发的底牌,一旦成为强弩之末,那只有被人嗤之以鼻,逐出场外。
一些人事先对新环境、新岗位估计不足,期望值定得过高、不切实际有关。当他们按照这个过高的目标接触现实环境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失落感,感到处处不如意、不顺心。特别是一些初出校门的大学生,很多想法都是理想化的,与现实有不少差距。因此,初涉职场者在踏上工作岗位后,要能够根据现实的环境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尽量把期望值定得低一些、现实一些。
一些大学生认为: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学业有成,接下来的就该是享受的时候了。这样的心理定位是非常错误的。大学生初涉职场,在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有效的工作经验的积累,学会从一个“学校人”变成“职业人”,逐步提炼自己的职业含金量和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是保证职场顺利发展的有效手段。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