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报告显示,在人民币处理全球支付业务方面,香港所占份额仍属全球之冠,按价值计算超过市场的70%。在过去两年,多个国家加入人民币处理全球支付业务的竞争,这些国家所占份额也从2013年2月的17%逐渐升至2015年2月的25%。
新加坡和伦敦均为其各自地区的强大金融中心,在推动香港以外地区采纳人民币方面,上述两大中心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此外,过去数月,随着世界各地其他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出现,其中包括数个亚太地区以外的国家,人民币使用亦有增速趋势。新加入的结算中心包括曼谷、多哈、法兰克福、吉隆坡、卢森堡、巴黎、首尔、多伦多,以及近日加入的悉尼。上述地区占据了除香港以外,使用人民币支付离岸结算中心的最大份额。
“越来越多香港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使用人民币,正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最佳佐证。”SWIFT亚太区支付主管Michael Moon表示:“全球的人民币支付量将有所波动,事实上,其价值较上月有所下跌,但人民币得到更多香港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广泛支持,凸显其国际使用率,意味着人民币日后有潜力出现更多结算中心以及进一步发展。”
2015年2月,人民币回落至世界支付货币第7位,占1.81%,较1月下跌20.4%,跌幅可能来自中国农历新年的季节性影响。同期,所有货币的支付价值下跌9.3%。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最新人民币追踪显示,香港以外的离岸国家和地区占据了25%的人民币支付,两年前则为17%。
相关链接:
5年一次的评估将在2015年下半年展开。在黄金和美元被证明供应不足后,创建于1969年的SDR旨在支持固定汇率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将人民币添加至SDR,将使人民币纳入IMF成员国可以计算至官方储备的货币篮子中。
加拿大丰业银行(Scotiabank)日前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开放资本账户和改革汇率机制的决心,预示着人民币若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篮子,那么在这个货币篮子里的权重有望高于英镑和日元。
该行驻香港外汇策略师Sacha Tihanyi称,从国际收入数据中看商品和服务出口规模,显然仅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人民币的权重不大可能超过美元及欧元,但有望超过日元和英镑的权重。
报告显示,中国决策者们已经表现出快速推进汇率和资本账户改革的意愿。Tihanyi指出,出口规模以及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使用,预示其在SDR的权重会相对较高,但是作为储备货币的权重仍将相对较低。
IMF总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3月底在中国表示,IMF和中国政府一样有兴趣将人民币纳入IMF储备货币篮子。她说,这不是是否会纳入的问题,而是何时纳入。
为赢得IMF的储备货币地位,人民币必须“可自由使用”,IMF执行董事会对这一术语的解释空间很大,该委员会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对这一问题做出决定。中国虽对人民币币值进行谨慎管理,但这不一定会导致IMF将人民币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
过去几年,中国加大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这一政策可能有助于人民币满足IMF的“可自由使用”标准。据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称,对华贸易人民币支付比例已从2009年的0.02%增至去年的近25%。目前全球各地已有15个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而包括俄罗斯、英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20个国家央行已与中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为4,300亿美元。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就算人民币成为IMF认可的储备货币,也不大可能取代美元的主导地位。目前美元占到全球外汇储备的60%以上。就连乐观的经济学家也说,人民币可能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一小部分。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