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所谓的“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真正的投资大家,都是放眼全球,做全局,做大趋势的,而不是盯着一城一地,更不是做个股模型的;没有张良,十个刘邦加韩信也不是项羽对手。没有刘伯温,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这些割据军阀不会有本质区别。
上至庙堂战略需要(抑制A股泡沫,疏导资本外流,构造资金闭环回路,托底香港,输出人民币,构建一路一带、亚投行等二战后中国特色的国际金融体系),下至草根游资诉求(回避A股泡沫,保留A股牛市胜利果实,寻求性价比更优的资本保值增值机会,跟随政策套利机会),都有且只有一个目标:做多“港A股”。
放行5万亿公募基金南下,放行10万亿险资南下,连千股和狐狸频繁出没的创业板都一撸到底……这些只是开始。做多“港A股”是庙堂战略层面的大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断不会虎头蛇尾,后面的政策红利会源源不断。
这是一个必须泾渭分明划清界限的红线,否则你可能解放了国际友人,却牺牲了自己。这波行情的原始基础当然是港股令人馋涎欲滴的估值性价比。但,估值低只是必要条件,港股这个鬼子资金像上公交车一样自由进出的市场,估值低的时候多了去了。这波行情的本质(也是本轮历史行情的充分条件),是庙堂层面战略疏导资本流动,构造资金闭环,托底香港,全球输出人民币,争夺资本定价权,构建一路一带、亚投行等二战后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金融体系大战略的关键一环。这个时候,这批带着民族感情和历史重任的子弹是去接管,而不是融合。你指望这批子弹去买长和、去买恒基,去买友邦,去买中移动,去解放大摩、高盛这帮“国际友人”(你敢买,他真敢卖。筹码多的是,不信你试试)?
“港A股”行情与机会刚刚开始,还远没到火热的阶段。这个阶段,不要开会,不要讨论,不要调研,不要做模型,不要分析基本面(基本面是估值修复到一定阶段以后的事情),这个阶段就做一件事:抢到“港A股”筹码是当前所有战略中的重中之重!时刻记住,这波行情是“港A股”的系统性机会,不是“港股”的系统性机会。很明显,“港A股”僧多粥少,流动筹码有限,属于稀缺品种。动手慢了,你会发现流动筹码在迅速消失中。简单一句糙话:先买入,再研究。
当然,港股A股化不是类似创业板那样的单纯投机与博弈,而是“香港中国化”、“港币人民币化”、“人民币国际化”的自然延生与必然结果。这个时候继续抱着“价值”这唯一一条主线(过去那些外资就是这么忽悠和主导香港资本市场定价权的)去看待、寻找港股机会,既会南辕北辙,也未免too simple, too naive:在激动人心、色彩斑斓且极具弹性的“中国因素”加入调色板后,港股简单的“分红率”、“股息率”这些所谓的价值因素就显得过于苍白单调和死气沉沉了。
换句话说:未来你必须适应更有A股色彩的估值逻辑与弹性——是该外资来交点学费的时候了!
事实上,即使“港A股”整体涨60%以上,与对标A股仍有着巨大的性价比优势。未来不出意外,港股日成交额可能会过3千亿(目前是600亿).
所以,不要让过去港股市场要死不活的“低估值”惯性思维来左右你的判断与行为——对于打着价值旗号的外资来说,港股维持长期低估值再好不过:可以作为货币的替代品,自由进出,予取予求,任何时候回来都不嫌贵。
现在不同了:该是外资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恢复“客人”本色的时候了,也该是“港A股”体现出应有价值的时候了。你需要尽快调整你的盈利预期。如果你很幸运的买了高质量的“港A股”,而它们在短期内上涨了30%以上——别急,它们可能刚开始。
港股市场不是摆满鲜花的鸡尾酒会。港股有大量经验丰富的资本老手(外资为甚),有大量做多做空的复杂衍生工具,还有一批毫无节操底线,浑水摸鱼的的“千客”与“千股”。可以说风险无处不在。
但也不是没有回避的办法。坚持一些简单原则就好了。比如,不和外资PK。外资真的很有钱,和他们玩,胜算真不大。但,我不和你玩,不和你做对手盘,让你独孤求败,让你向隅而泣,这总可以?再比如,坚决不和老千玩:只要有老千嫌疑的,坚决不要碰。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当然,还有一个最简单的靠谱办法:认准“中国血统”这根主线,认准“港A股”这个品牌。
关于这个话题,格隆汇众多会员已经无私奉献了大量好的思路与标的,所以评论员在此不再赘言,只是稍微提醒几点:一是千万不要只是盯着绝对股价便宜的,那种几分钱几毛钱的,说没问题都难;二是寻找有精确对标的港A股,而不是单纯做AH差价,AH价差这个思路太简单、原始、粗暴,也注定难以持久。三是多看看那些背后有有实力大股东背景的,比如CEC系、阿里巴巴系、联想系、小米系、复星系、泛海系、腾讯系等等。很多人问怎么阿里巴巴的几家公司涨上天了,腾讯的几家不动?别急,马化腾什么时候在和马云较劲的时候露过怯?华南城这样的“港A股”票,你需要的只是稍稍耐心点等候而已。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