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上班第一天在回家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因雇主王某垫付4500元医疗费后拒绝赔偿,他诉至法院。记者昨天获悉,密云法院判决王某再赔偿3.7万余元。
刘某诉称,2013年4月27日,他经人介绍开始为王某拉水浇树,双方口头约定月工资3500元。当天下午,刘某驾驶王某所有的农用运输车发生故障。在王某的提议下,下午5时许,两人共同去修理厂修车。
将车推到修理厂工作台后,刘某驾驶王某所有的另一辆农用运输车下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并受伤。刘某住院治疗10天,花费医疗费2万余元,其中有王某垫付的4500元。交管部门认定,刘某对此次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该车无交强险。刘某起诉要求王某赔偿。
庭审中,王某称刘某主动借车,所以他才将农用运输车借给刘某,不同意赔偿。
法院认为,刘某是在王某的提议下去修理厂修车,后在回家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受伤。虽然损害发生在下班途中,但属于提供劳务的自然延伸,刘某受伤属于因劳务受到的损害。王某作为雇主,其所有的农用运输车在事发时无交强险,不具有合法上路手续,仍交给刘某驾驶,王某对此存在过错。但刘某对交通事故负全责,其疏于注意义务,对损害的发生亦存在过错。法院最终判决除已垫付的医疗费外,王某再赔偿刘某3.7万余元。
相关链接:
4月10日,位于湖南省的巴陵石化公司公示陈移娇等310名2014年度“特人特薪”入选对象名单,该公司已经连续11年面向一线开展“特人特薪”评选,共2400人次当选,其中,一线技能操作人员有678人次,占比28.25%。2014年度入选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人员占比分别超过四成和三成,为近年来最高,其中15名劳务派遣工入选。
从2004年至今,巴陵石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常态、竞争等原则,连续11年面向一线开展“特人特薪”评选,分别颁发2.16万元、1.44万元、0.72万元三档特薪与激励性年金,激励员工立足本职岗位提高业务水平,尽职履责,累计有2400人次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三支队伍”员工入选,享受“特人特薪”。
近年来,巴陵石化“特人特薪”评选趋向年轻化,并有劳务派遣工当选。本次共有15名劳务派遣工入选,其中一档2名、二档5名。推荐人员中90后2人,80后54人,70后179人。最近3年共有383名70后、110名80后入选,有51名劳务派遣工入选。
该公司环己酮事业部环己酮车间80后主任、一档“特人特薪”入选者李纲,带领车间全员与行业先进对标,查找能物耗高原因,制定相应措施,不断优化工艺,装置苯耗由1002.7千克降低至968.8千克,全年节能降耗价值超过2000万元。通过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推行绩效管理,车间2014年实现零事故,被评为巴陵石化“文明车间”和持续改进“模范车间”。
一档“特人特薪”入选者、巴陵石化环氧树脂事业部树脂联合车间主任技师龚河兵,是一名劳务派遣工。他在工艺优化、节能降耗、达产达标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完成助剂新工艺的生产及标定工作,组织开展邻甲酚醛环氧树脂装置蒸汽冷凝水替代纯水、机封水系统改造及新牌号试生产,吨产品成本相对下降约3000元。担任工段长期间,他组织完成液体环氧树脂装置优化改造项目,单耗由560千克下降至549千克。
另一名一档“特人特薪”劳务派遣工获得者龚林林,是巴陵石化技术中心合成橡胶分析站的80后技术员。去年,他配合SBS车间5个环保产品试生产及实验条件优化,5个新牌号、新产品工业试生产,建立相应分析方法;参与完成班内两个持续改进项目,挖潜价值22万元;荣获公司2014年度技术能手称号,在中石化环境监测技术比武中夺得铜奖,实现了公司分析检验专业在总部比武中零的突破。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