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行业透析 > 奢侈品“双重标准”何时结?

奢侈品“双重标准”何时结?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奢侈品是一个很遥远的词汇,因为一旦和奢侈品沾边,都是“高富帅”和“白富美”的专属商品。其实,在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奢侈品一直“奉行”双重标准……

  提到奢侈品,人们总会联想到"高富帅"、"白富美"等词汇。靠着这些不差钱的人群,少数奢侈品巨头一直盘踞在生态链的顶端,毛利率之高也令其他行业艳羡不已。然而,随着对外交流越来越便捷,信息越来越透明,有一个现象不能不让人注意:很多时候,国人不得不比欧美人花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同样的产品。

  国内奢侈品远比海外贵的问题此前一直存在

  据此前商务部的调查,手表、箱包、服装等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的价格,内地市场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市场的高级腕表国内外价差达100%-350%,珠宝产品的价差为20%-80%,箱包皮具价差在30%左右,而化妆品的价差在40%-120%,最高甚至达到188.5%。

  这样的加价现象不光存在于奢侈品中,就算一般的产品,如VEROMODA、GUESS、Adidas、NIKE等品牌,都在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方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价格差异。

  在美国,成人款的运动鞋一般都在80至120美元的价格区间上,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550至800多元,这比中国Adidas或者NIKE的专卖店要便宜一至二成左右。

  总而言之,加价的幅度是与品牌的受众程度成正比的。一款讴歌MDX的顶配在美国和奥迪Q7的顶配差价只在不到两万美元;但是在中国,这个微小的差距却变成了60万元。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适用于服装市场,受众程度高的品牌不管卖多高的价钱都阻挡不了消费者购买的热情;同时,消费者的追捧也给厂商提供了加价的空间。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爱马仕的铂金包,在全中国的专卖店都很少见,以至于其加价50%以上出售都看起来是合理的.

  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中国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奢侈品牌对中国消费者给予和欧洲等地区双重标准的服务,在时尚大牌的投诉量榜单上,普拉达、香奈儿路易威登分别位居前三位。

  当前国内奢侈品售后服务缺乏的现状,让国内消费者大叹“伤不起”。据有关消费者反映,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买回来的国际大品牌商品,遇到皮包清洗、配扣丢失、皮带裂痕、金属变色等小问题出现时,在国内的一些“大牌”品牌店无法解决。

  不少消费者质疑,国际大牌们对中国消费者实行“双重标准”。据悉,很多国际知名奢侈品牌在其他国外市场,大多依靠门店来解决所有售后服务问题。在欧洲,奢侈品牌对消费者的投诉,大多都会及时解决,消费者到店内可享受到无需发票“随到随修”服务,然而在国内连基本的清洁、“小修小补”都无法提供。

  “投诉处理不及时”、“维修时间过长”、“维修价格过于高昂”等,成了欧洲奢侈品牌在华服务为消费者所诟病的“特色”。

  有关报告显示,唯独在全球最具消费力的中国市场,奢侈品牌的表现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充分的满意度,同一个奢侈品牌每年在华的售后投诉者平均要比欧洲多出65%以上。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分析,在华销售的奢侈品售后服务缺失,主要原因是:中国商业市场拓展成本低,国际“大牌”们急于在华扩张、快速开店,而疏于对销售服务团队的培训和管理;同时,中国消费者大多不在乎品牌文化、更重视商标本身,这也使这些品牌企业不再重视售前文化沟通。

  也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些大品牌本身有市场霸权思想,总觉得发展中国家是低层次的,认为能忽悠就忽悠。其次,法制不完善,中国保护消费者的法规不完善,保护市场,保护消费者能力不足,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完整的法规保护他们。

  世界奢侈品协会则认为,国际奢侈品牌的全球门店应该统一其售后服务,而不能因购买地的不同而实行双重标准、区别对待。

  小编认为,奢侈品之所以被称之为奢侈品,一定有其他普通品牌不能企及的方面,而且在服务、口碑方面更是应该远超其他品牌,不过,一些欧洲大牌的“双重标准”战略真的是让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心寒”了……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