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制鞋材料 > “成都造”女鞋有一半都流向了俄罗斯

“成都造”女鞋有一半都流向了俄罗斯

作为全国知名的女鞋之都,成都制造的女鞋,每10双中就有5双卖到了俄罗斯。如何用一双女鞋撬开万里之外的俄罗斯大门?接下来,一起来看一看详细的资讯吧。

  每年该鞋展都会吸引上百余家企业前来参展。汪学刚则是这个占地28000平方米的鞋展上,为数不多的华人面孔。作为成都艾民儿鞋业俄罗斯分公司的负责人,展位前硕大的中俄对照标识,还有来自成都的春季新款女鞋,无不显示着,这是一个注入了强大成都基因的俄罗斯企业。而门口,络绎不绝前来垂询的俄罗斯销售商,则告诉着我们,这双成都女鞋在俄罗斯人气真的很高。

  资料显示,作为全国知名的女鞋之都,成都制造的女鞋,每10双中就有5双卖到了俄罗斯。如何用一双女鞋撬开万里之外的俄罗斯大门?成都女鞋一路跌跌撞撞进入俄罗斯,走过了一番什么样的曲折道路?

  下午1点,流布里诺大市场。正是一天中上货出货的高峰期。手推货车来回穿梭。这是个包容的市场,在里边做生意的,有越南人、有泰国人、有俄罗斯人、有土耳其人,而东方面孔尤其多。H-90,这便是成都人陈其龙的店面了。“你们找得也太精准了吧。整个大市场四川人可能也就我。”对于我们的突然造访,陈其龙显然很吃惊。1997年在餐馆当厨师的时候,陈其龙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多年以后自己会成为鞋商。这天,一个朋友找到他:“俄罗斯一个餐饮公司要厨师,你去不?”出国赚美元,谁不愿意?陈其龙随后辞了工,坐火车赶到满洲里,办了个旅游签证,就坐上火车,一路哐当哐当前往莫斯科。饭店是中国人开的,在一个被叫做ACT的大市场附近,都说着中国话,倒也不算太陌生。餐馆每月工资800美元,还有奖金。日子过得小富即安。不过,在餐馆里接触人多了,尤其是结识了很多四川人之后,陈其龙发现了鞋子里的商机。1998年底,他开始辞职做起了“串串”。所谓“串串”就是,通过电话联系温州方面,看哪里需要什么货物,就要点来发给哪里。货物有专业的物流公司发过来,他也不必提前垫付钱,等货物发给卖家收到钱后,自己再付钱给温州的厂家。这样的串串生意,其实收入也不赖,好的时候,一天能赚一千美元,不好的时候,一天也能赚一两百美元。就这样,陈其龙在ACT做了三年。三年里,他摸清了大市场里的行道,他发现,这样做“串串”生意,看起来赚得还不错,但实际上,在整个利润链条里,自己的利润所占比例很少,如果自己做货源,会赚得更多。积累了一些成本后,他决定抛开上家,自己做品牌。2001年,从商场买了一些鞋,同时收集了很多客户的需求,征集了很多人的意见,市场缺货,而很多鞋子时尚元素也不强。在莫斯科大市场附近,有一些做设计、做报表的中国人,他找到对方,要求做一个品牌。很快,对方给他的品牌设计出logo,将鞋取名为Crony,意思是好朋友。拿到这些信息和设计,他回到了国内,去了一趟温州,找到一家鞋厂,要鞋厂按照他的要求做了一批鞋子。鞋子做出来后,一个月时间,他就收到订货5万多双。“40多元人民币一双的鞋子,加上2美金的运费,卖出去十二三美元一双。”陈其龙说,3年后,他又去了广州、成都等地方,找鞋厂代为加工鞋子。那个时候,大市场做鞋类贸易的很多,但很少商家有自己的品牌,他创立了Crony这个品牌后,将鞋批发出去,发往一些商店、连锁店,一时间,他的鞋卖遍了莫斯科。2003年,他的鞋子供不应求,往往是货还没有到莫斯科,下家就把鞋订完了,而且担心拿不到货,先把钱付了。货一到,陈其龙就把钱打给厂家,中间自己都不用垫付成本。到2008年以前,最多的时候,他一年要卖出30万双鞋。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