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招标投标 > 百货突围战着眼用户体验

百货突围战着眼用户体验

百货业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联营制,这种“二房东”的经营模式看似可以让企业轻轻松松地挣钱,可是在外部政策环境、竞争环境的突然巨变之下,百货公司们根本无法抵御这种风险和痛苦。

  从这些年的从业履历来看,在欧洲读过战略MBA的张川可谓既经历了传统零售业最辉煌的年代,又赶上了电子商务快速崛起的潮流,而且还从咨询的角度关注整个零售行业,最后又快速转型做了聚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创业项目的天使投资人。

  针对现在传统零售业所面临的巨大经营压力,张川谈到,“传统零售业就像一座山一样,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大家开始在山脚下挖角,尽管挖垮这座高山还尚需时日,但是如果我们今天不去变革,未来可能连变革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少百货从业者相信,百货业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联营制,这种“二房东”的经营模式看似可以让企业轻轻松松地挣钱,可是在外部政策环境、竞争环境的突然巨变之下,百货公司们根本无法抵御这种风险和痛苦。

  张川认为,“我国百货业最大的问题并非联营制,而是百货店的数量已经过剩了,这才是根本性问题”。百货公司通常是大型商圈、CBD的代表性建筑,可是在一个商圈中却堆积着过量的(类)百货店。

  慢慢地,她们就会通过恶性竞争的手段相互争抢客流,毕竟每天的客流量都是固定的,即使最终“伤敌一千”,也同时附带着“自损八百”,根本无法良性发展。

  因此,张川认为,我国百货店现在必须进行一轮大洗牌,将那些小型的、没有品牌的、没有特色的全部淘汰掉—他们要不然转型做别的,要不然就被大型企业兼并。

  过量的百货店还会带来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同质化严重,一些重要品牌可谓是“家家都有”:于是在过剩的百货店中,你会发现,一条步行街中在有5家品牌店同时,居然还有1个旗舰店,而他们卖的东西又是一模一样的。

  因此,按照张川的思路,传统百货业必须大洗牌,就像是2003年国美、苏宁大战一样残酷,只有最出色的才可以生存下来,没有竞争力的肯定会被消灭掉、吞并掉,就像现在的家电市场一样,除了国美、苏宁,你几乎已经说不出第三个实体企业了。

  传统百货业是一个标准化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超市和百货店的差别甚至就是是否有人提供服务的问题。在差异化缺失、恶性竞争加剧的环境之中不少人提到了盛行于欧美的“买手制”,并相信,买手制将可以拯救下行中的百货公司。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