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产业的消费来源绝大部分源于鞋服市场。鞋服市场由于准入门槛低,竞争激烈且同质化严重,利润相对较低。未来传统鞋服公司想充分利用足球、体育市场打开局面,必须转型,增加品牌附加值。
足球既关乎体育,也关乎资本。仅看方案公布当日足球概念股全线飘红,多股涨停,不难推测“足改”将在商业领域掀起多大的风浪。
足球是竞技场,也是品牌的名利场,是资本瞄上的新高地。从这个意义上说,足球将成为今年资本市场的亮点之一。一方面,资源和资金之间的正向循环将促进产业整体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公司在发展初期将占据有利地位,从而形成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
这是一个“营销+”的时代。体育营销越来越受到国内运动品牌企业的重视。不说传统的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网球等体育比赛,就算在被视为“高大上”的高尔夫、马术、帆船等比赛场上,都不时能见到运动品牌的身影。除此之外,动漫营销、娱乐营销、跨界营销、异性营销等层出不穷。
这是一个“渠道+”的时代。当传统营销方式逐渐淡化,企业纷纷开启多渠道经营,线上线下两不误。与此同时,针对不断细分化的消费需求,大部分的鞋服企业都实施多品牌经营,实现对消费需求的有效“占位”。
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偏运动风格的贵人鸟、特步、匹克、安踏等都已开始逐步转型互联网化。而在“互联网+”的驱动下,产品个性化、定制批量化、流程虚拟化、工厂智能化、物流智慧化等等都将成为新的热点和趋势。
相关链接:
中国皮革制造行业始于上海,开始于1876年。第一双现代皮鞋,从不分左右脚的“直脚”鞋子,演变为分左右脚的鞋子,这是中国制鞋技术的一大发展。从此,中国现代皮鞋生产逐步得到了发展,国内皮鞋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已达国际中档以上水平。
高进华告诉记者,皮鞋业是中国轻工业中最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纺织业快速发展,从分散的、个体的、手工作坊式的弱小行业,发展成了拥有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完整工业体系,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高进华表示,目前,中国皮鞋行业呈现出不同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已形成了从原料、加工,到销售、服务的完整生产体系。在全国初步形成了浙江温州、重庆、广东东莞和四川成都等皮鞋产业集群,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高进华认为,目前皮鞋行业出现了生产能力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国内皮鞋行业的生产布局将在近几年发生重大变化。这将是皮鞋生产和销售企业实现二次创业的一个重要契机。高进华同时给出一些数据:2012年1-12月全国共生产皮革鞋靴44.97亿双,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4.18%;我国皮面皮鞋出口3.9亿双,进口961万双。2013年1-12月,全国皮革鞋靴行业累计完成产量49.25万万双,同比增长2.63%。2013年我国皮面皮鞋行业累计完成出口额120.11亿美元,同比增长9.94%。
据高进华介绍,仅成都地区就有近1/5的皮鞋企业来自东部沿海。山东的“双星”、江苏的“森达”、浙江的“富邦”、“杰豪”、“惠特”、“卡森”等企业或直接在四川、重庆、甘肃、内蒙古等地投资设厂,或与西部企业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或重点加强了在西部市场的营销力度。据悉,皮鞋行业西进的动向已经引起了当地轻工行业管理部门的重视。他们认为,“东鞋西移”是我国皮鞋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东部企业开拓市场与西部企业寻求发展的共同需求,这一转移有可能在3—5年内完成。
高进华认为,“东鞋西移”并不意味着东部不再生产和销售皮鞋,主要是中低档皮鞋生产能力的西移,东部地区今后将成为中高档皮鞋的加工基地和销售中心,而西部地区在一定时期会成为中低档皮鞋的生产基地。
高进华介绍,皮鞋行业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传统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同时也存在着竞争相对激烈的情况。目前国内的皮鞋行业已有一批的品牌发展得较为成熟,如新百丽、奥康、星期六(002291,股吧)、红蜻蜓、康奈、意尔康、吉尔达等等。同时,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不管是皮鞋品牌,还是其他的皮鞋企业,都将面临新的挑战。
高进华表示,中国皮鞋制造企业要高速发展必须抓住新的发展形势,在产品研发上体现差异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加强渠道规划,打造价值链营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