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用工缺口 > 航头镇:采取有力措施,破解企业用工难

航头镇:采取有力措施,破解企业用工难

在工作环境、生活关照等方面为职工提供便利,搞好企业配套设施,实施厂区绿化、亮化、职工住宅等工程,为企业员工提供方便。接下来,一起来看一看详细的资讯吧。

  近年来,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的“用工荒”和“招工难”问题,航头镇党委政府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破解企业用工难,切实服务好企业。

  利用镇、村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免费为企业和求职者服务。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劳保福利政策咨询和全程代办职业介绍服务。定期组织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和新入驻园区企业现场进行招聘活动,通过引导职工介绍亲戚朋友和老员工带新员工等方式到企业务工,实现企业和求职人员就业对接,3月份就为新落地企业浙江兴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招工180人。还通过农民信箱、村务公开栏、横幅积极宣传企业,提高知名度,扩大了影响,为企业招工做好宣传。

  在工作环境、生活关照等方面为职工提供便利,搞好企业配套设施,实施厂区绿化、亮化、职工住宅等工程,为企业员工提供方便。镇总工会还为外省籍企业员工报销往返车费,为企业人才创造了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为留住企业人才储备了“吸引源”。

  督促企业及时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增强职工归属感。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广泛搜集高校毕业生信息,建立求职档案,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引荐专业对口、素质好、能力强的高校毕业生。目前,已为企业引荐高校毕业生70多名,其中本科以上毕业生30多名。

  鼓励企业加大员工培养力度,多渠道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相关链接:

  宝安区人力资源局收集近年来恶意欠薪、老板“跑路”的相关素材,拍摄成警示教育纪录片,并讲清楚各种行为都违反了哪些法律条款,到街道、企业、社区组织观看,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多渠道、多层次进行普法宣传,让各类用工单位清楚地知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让求职者知道如何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们在进行普法宣传的同时,也与辖区所在企业签订‘不欠薪’承诺书,督促用人单位诚信守法,”宝安区劳动监察大队的负责人说,“以后进行劳动监察,就按承诺书一项一项对证,责令有问题的企业签订限期整改承诺书,在厂区公告,并跟踪监督,确保整改到位。”

  宝安区现有各类用人单位约4.5万家、劳务工约400万人,劳动关系复杂。为最大限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宝安区人力资源局创新开展“两谈三见”工作机制,把监督检查常态化。“两谈”是把相关用人单位负责人请出来集中约谈,或者到企业个别约谈。“三见”则是约见企业人事负责人、企业负责人、企业所在厂房业主三类人员。对于存在一般化问题、平时守法较好的企业,组织集体约谈;对于300人以上企业、曾发生过较大劳资纠纷以及其他可能存在隐患的企业进行登记造册,每个街道选210家企业,作为重点约谈对象。

  比如在2014年,宝安区人力资源和劳动监察部门共约谈1965家企业,敦促整改26家。为提高服务企业的质量和效率,区人力资源局还成立6个服务重点企业小组,上门服务和调研,约谈243家重点企业,掌握劳资关系最新动态,发现隐患,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管理。

  “两谈三见”实施几年来,违规用人企业数量大大减少,效果显著,并受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的高度肯定,在全国推广。他们评价说,宝安区的“两谈三见”机制让企业欢迎、劳动者满意、政府领导肯定,实现了“三赢”。

  为预防“年关欠薪”,每年进入11月份,宝安区就展开打击拒不付薪百日专项行动。人力资源部门对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大检查,重点监控欠薪两个月以上的企业,发现欠薪线索和问题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侦办,与相关部门形成“打、建、联、防”工作机制,确保案件流转顺畅。自2011年以来,区人力资源局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71宗,公安机关立案64宗,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网上追逃38名,14名已经依法获刑,追回垫付款874.84万元。宝安区因恶意欠薪逃匿引发的重大劳资纠纷大幅下降,重大群体性事件逐年减少。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