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调整是适应国内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也是平衡国际收支、激活国内消费生产升级的需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会议提出,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于今年6月底前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俊伟认为,降低进口关税意义在于刺激进口,激发国内产品研发和升级,但不会直接作用于国内消费,对留住境内消费影响有限。
会议指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围绕满足消费升级要求,通过完善税收调节等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进出口环境,增加群众购买意愿较强的消费品进口。张俊伟认为,降低进口关税,将刺激进口,激发国内产品研发和产品升级,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并促进国内消费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降低进口关税正是响应了经济工作会议要求。
“一些消费者反映我国进口产品价格过高,关税是一个原因,但其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张俊伟表示,加入WTO后,我国关税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并不是特别高。我国只针对不鼓励的消费品采取较高关税,部分进口消费品价格高更多是因为增值税和消费税。降低日用消费品关税,对缓解消费外流作用有限。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结合税制改革,完善服饰、化妆品等大众消费品的消费税政策,统筹调整征税范围、税率和征收环节。张俊伟认为,所谓高端产品目前已经逐渐大众化、平民化,调整消费税政策是为了满足国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进而合理引导消费,并不是为了抑制消费。“今后消费税会更多地向节能减排引导,”张俊伟补充道。
会议还指出,进一步推进境外旅客购物通关和退税便利化,严格落实进境物品依法主动申报纳税要求。张俊伟认为,这是进一步扩宽和方便沟通流通的需求,有利于减少贸易壁垒。
相关链接:
国新办就今年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王黎明透露,“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目前已经启动实施工业强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业绿色发展、宽带中国2015、扶助小微企业等6个专项行动。
王黎明表示,近期将进一步做好四项工作,一是抓紧与相关部门做好任务的分解落实工作,把涉及到“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任务、工作重点、相关内容以及重要的保障支撑政策措施尽快地分工分解到相关部门,确定下来。二是尽快完善“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1+X”方案,所谓“1”就是规划本身,“X”就是涉及到相关的配套规划。三是按照规划要求工作,抓紧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确定对规划的实施有一个专家指导的机制。四是做好规划的宣传。
“围绕着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以及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5项重大工程,同时结合‘互联网+’的信息化运用,把‘中国制造2025’组织好、实施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王黎明称。
据介绍,今年第一季度两化深度融合继续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全面实施。第一季度,200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评估复核。信息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不断显现,截至一季度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9亿户,增长3.6%,4G用户持续呈现爆发性增长,仅3月份净增2388万户,总量达到1.62亿户;固定宽带用户达到2.04亿户,增长4.2%。目前我国有74家上市互联网企业,市值突破4万亿元,互联网企业连续两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在全球前30强中,我国占据10家,我国互联网行业先行指数为107.1,环比上升0.78,连续9个月上升。
对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下一步“互联网+”的内容社会关注度很高,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不断地加快能力建设,重点要加快老旧小区、城中小区的改造,支持农村的宽带发展,加大应用基础设施部署等工作。今年整个运营企业在宽带以及通信的投资规模将达到4300亿元,与去年相比增加10%。
王黎明表示,工信部将大力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大力使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智能制造、智能机器、智能装备的改进都大量使用了互联网。同时,大力推进“互联网+中小企业”。面对全国4000万户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加上一些个体私营经济,只有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才能给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便利,包括咨询、培训、信息化的服务和商务。下一步,还要围绕着中小微企业的扶持行动和计划,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来推进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互联网更广泛的使用,支持小微企业。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