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太古里是太古地产、远洋地产继北京颐堤港后的第二个合作项目,双方各占50%股权。
2010年12月31日,太古地产、远洋地产以20.03亿元竞得地块,总占地7.0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1万平方米。项目集零售街区、酒店、服务式公寓、办公楼于一体,其中购物中心体量约11.4万平方米,总投资达80亿。
陈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4月1日之前,项目的主导一方是远洋地产,这一天之后是太古。远洋地产主要负责项目前期设计实施、成本控制、工程建造和政府打交道,太古地产则主导后期的定位、招商运营等。一家是有百年历史的英资背景公司,另外一家有央企基因的地产上市公司,两家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以及管理方式。
陈雷介绍,合资公司中既有远洋的员工也有太古的员工。远洋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对工程把控能力,保证了效率和速度。而太古长于运营,可以保证质量。
陈雷坦言,太古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对细节。他们不看重数量,而更看重质量。陈雷认为,最值得学习的是其商业运营管理能力。远洋地产要求陈雷,总结北京、成都两个合作项目的经验,并运用到远洋其他的商业项目中去。
太古对细节的把控,在设计和招商方面可见一斑。从空间设计来看,远洋太古里的一层和二层保持了1:1的关系,整个项目中有大量的留白。“希望走到不同的地方就能看到不同的风景,不会感到厌烦。”韩置说。动线设计遵循了古街巷的路线,有些路并不笔直。
最让太古管理层感到自豪的是,他们激发了租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起初,Gucci等大品牌们,想沿用在其它城市的设计。但太古说服他们做出改变。带租户们吃火锅、喝茶,了解成都的文化,了解当地人的消费习惯。如果星巴克不做旗舰店,就难以获得更好的位置。无印良品起初只准备开设一间1000平方米,最后改变了主意,在此开设了无印良品最大规模的旗舰店,合计占地面积3141平方米,并首次在中国大陆引入料理餐厅。
许多租户发现了其它品牌的店铺设计更好时,又积极地提升自己。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沟通。几乎每个租户的沟通时间不下100个小时,总部的核心设计师至少要来三次,才能最终确定方案。在尊重个体创意的前提下,又要设定统一风格的底线。不仅如此,每个商户都要单独去沟通,并且了解它的客群是什么,是否符合整个项目的定位。
在远洋太古里,有奢侈品和最特别的书店--方所,也有很多快时尚品牌,以及有禁欲主义理念的无印良品。物质和精神,奢华和简单,并不冲突。既有钢筋构筑的建筑,也有自然植被带来的清新。吸取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经验,在成都项目中,有很多树和绿色植被。尽管一些商家提出树会造成遮挡,但韩置他们坚持了下来。
抵御电商,增强实体的体验,未必就是简单增加餐饮和开设电影院。在成都远洋太古里,餐饮业态占比仅为四分之一左右。韩置告诉记者,“其实我们的餐饮很强。”成都远洋太古里,有三家米其林餐厅,有十八家咖啡馆和茶馆。
有许多租户想进入,但目前只出租了90%左右的面积。“有270多个租户还不够吗?”韩置笑着反问说。剩下10%,他要留着,慢慢观察到底什么人来消费,什么样的品牌更适合。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