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上面的技术还仅仅是涉及零售前端——消费者这一端的话,那么,物流就可以算是大数据在后台上所练的内功之一。也就是说怎么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路径能够把某个商品拣选出来,这对于物流的配送速度来说非常关键。或者说如何在商品调拨、班车路线的排程以及整个路线的规划上能够做到更高效,一方面让用户有很好的购物体验,另一方面在成本上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基于这两方面,我们也会有团队进行相关的数据挖掘,基于算法和模型进行优化。”苏宁IT总部相关负责人说。
显然,目前苏宁的物流系统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已经提高到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水平。上述负责人举了一个发生在苏宁的实际案例,去年iPhone6国内首发日,苏宁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对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进行预测铺货,以保证快递员会从离消费者最近的门店进行配送,从而大大缩短了配送时间,数据显示,当日最快的记录是半小时送达,同时苏宁还提供当场验机、贴膜的服务,这也让上海长宁区的王女士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正版iPhone6的拥有者。
在该负责人看来,苏宁后台的技术积累,已经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非常好的购物体验,而物流上的体验直观的表现就是物流的配送速度非常快。不过,随着苏宁在品类上不断地扩张,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尤其是在一些相对来说不是特别发达的地区,需要寻找更好的技术手段对资源做一个更高效的利用,为消费者提供相对更高水平的服务。
苏宁IT总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苏宁一直以来打造的就是一种数据文化,即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指路。”在苏宁,有两句最常被提到的话,一是用数据说话——事情做得好不好?看数据。二是拿数据指路——不能拍脑袋决策。
由此,苏宁的数据部门需要为业务部门提供多重服务。首先就是报表服务,即通过即时交互分析,为运营部门提供实时的、丰富的、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所有的运营部门拿数据说话的问题。“比如说你做了一个活动,评估活动好不好?OK,你只要直接把流量的数据拿出来,以及把流量转化的数据拿出来。有没有带来流量,带来的这个流量质量究竟怎么样,一目了然。”
第二个就是引擎服务,引擎的意思就是说,它能够应用大数据的技术去驱动前台的业务,它与报表报务的差别在于它已经直接嵌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出来的数据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个业务。“一个简单的例子,用户在苏宁易购上把一件商品放进购物车,但他不一定真的会买,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实时的数据检测和数据采集,找到客户不买的原因,然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再去优化我们的服务。”“凭借真实的数据和科学的模型,它的准确率以及在业务上使用的可能性就会变得更高。”上述负责人说。
事实上,苏宁在大数据的使用上,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报表服务或引擎服务,而是在这些服务之后,最终还要通过业务体系反馈出来的结果,来反观数据介入的程度是否合适。“这其实是一个数据的闭环,是一个正向反馈,不断迭代优化的体系。”前述负责人表示。
所以,在苏宁,数据与业务结合的深度,一方面是对业务流程介入的程度,另一方面就是通过一个科学的评测体系,对于数据引擎的效果进行评测。
目前,苏宁的数据部门已经直接与业务部门进行对接。就在今年,苏宁会把大数据的能力,通过云的服务,向社会开放。“需要强调的是,苏宁是国内企业中较早建立‘数据安全规范’的企业,对数据的敏感度有一系列严格的规范,而对外公开使用的数据都是经过数据清洗、脱敏后的数据。”前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政协委员的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近两年的两会提案中有涉及个人隐私安全方面的建议,这体现了苏宁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前瞻性关注。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