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行业领袖 > 汤大风:裂帛会成为中国的Zara

汤大风:裂帛会成为中国的Zara

裂帛每年上新品种达到8000-9000种,它有极快的反应速度,上新的全部周期是15天,这个速度已经接近于Zara的“15天神话”。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详细的资讯吧。

  以中国的市场、制造能力,以消费者快速增长的、对设计和品牌的需求,那么在中国诞生像Zara、H&M这样的快时尚品牌的可能性有多大?

  简单点说,谁会成为下一个Zara?

  我们都知道中国消费者已经大量活跃在网上,就像一个城市里最重要的商业街上总是会有几个销售量又高、又能代表潮流的品牌。当淘宝或者天猫成为最重要的消费场所的时候,这其中诞生大品牌的机率有多少?下一个Zara是否会在这里产生?

  你可能从来没从电商的角度揣测过“下一个Zara”这样的问题,但是如果选取若干标准:成长率,销售额,品牌影响力和未来成长性等,其实能进入我们视野的无一例外地来自于网络。

  2015年初,基于天猫成长起来的“裂帛”宣布将在2016年年底之前完成上市,和它一起的品牌还有“茵曼”和“韩都衣舍”。其中成立9年的裂帛每年销售增长达到200%,2014年,裂帛销售额超过了10亿元,其中移动互联网端口贡献的销售比例达54%。公司完成设计稿一万多张,制作成衣503万件,客服接待人数达330万人。到目前位置,裂帛已经成为一个集团,旗下包含7个子品牌,员工达到800人。

  即便如此,依然很少有人把这个带有鲜明民族风特色的品牌和“下一个Zara”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判断里,Zara代表一种审美风格,而裂帛过于窄众,尽管它的消费者人数一点也不少。

  在这个报道里,我们希望探讨的不是审美,而是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快时尚。裂帛每年上新品种达到8000-9000种,它有极快的反应速度,上新的全部周期是15天,这个速度已经接近于Zara的“15天神话”。

  零售业内对Zara成功经验的总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流程创新能力(Zara曾经罕见地接受过《纽约时报》的采访,那篇《Zara如何疯长成为全球最大的时装零售商》详细地表述了这个能力)。产品从来不是Zara的强项,否则它也不会总是被诟病为“抄袭者”。这家公司的核心在于快速反应:响应顾客的流程、快速运作的设计团队以及快速运转的物流平台。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零售业之王,在话及电子商务的时候完全没有它的实体店界游刃有余的风范。起码在中国没有。所以把Zara和裂帛放在一起比较成了有意思的事情,你会在创始人汤大风的采访里看到她频频谈及裂帛与Zara的相近之处:对生产线流程的管理,以及如何快速应对市场变化。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