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的鞋类出口贸易行业不仅存在质量把控不严的问题,还有一个大瓶颈是缺乏创新。以国家鞋类出口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的福建莆田为例。自上世纪80年代起,耐克、阿迪达斯、彪马、Timberland等世界知名运动品牌就在莆田设代加工工厂。搭上这股西风,莆田涌现出一大批制鞋企业,它们积累了大量全球领先的造鞋工艺与经验。
然而,随着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阿迪达斯、耐克、Clarks、K-Swiss等制鞋企业纷纷到越南、印尼等地增设生产线,已在莆田“行走”30多年的制鞋业开始浮现疲态。数据显示,莆田当地有独立成品生产能力的工厂约有3000家左右,运动鞋年产能最高可达到20亿余双,但最高闲置产能却超过了12亿双。
为了生存,部分企业不得不走歪路,“莆田鞋”渐渐成为“假冒”的代言词。2010年开始,莆田市政府不断加大重拳打假的力度,并为厂商提供政策扶植和优惠。然而,习惯了代加工模式的莆田鞋企并没能寻找到好的方向,在品牌推广、开拓和销售上成绩有限,最终真正成长起来的自主品牌寥寥无几。
“中国的鞋企要想做强做大,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灵魂,要创新,脚踏实地地干。”上述知名运动鞋品牌负责人介绍,与其说中国的制鞋工艺不强,还不如说是企业没有认真干,都想着降低成本、薄利多销,其实中国许多曾经的品牌代工厂都掌握了很高的制鞋技术,本土鞋企应该多动脑筋,如何利用掌握的技术来创新。”
此外,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认为,国内制鞋企业还应注重产品环保达标。未来,更多政策或将与企业环保治理挂钩,环保水平的高下将成为判定制革等上游企业优劣的决定性指标,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目前,利润空间的不断缩窄让智能型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更为紧迫”。
而在东莞制鞋业看来,他们转型的目标不是做大做强,而是做小做精。如今,该地制鞋业已经形成共识,其制鞋的优势是材料配套、客户群成熟、贸易公司集聚。走过艰难时期,将来留下的只能是研发、采购、高端精品生产企业,而且会出现越来越多小手工作坊,就像意大利的鞋子都是高端精品,作坊式生产,三四十人即可。
此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参加世界鞋业发展论坛时就曾指出,未来东莞制鞋留下的将是精益化生产的高端精品。
东莞本土鞋厂老板刘劲也认为,未来的东莞鞋企应该是不求大,而求精。大的企业很大,小的企业很小,中间型的企业存活空间比较小。因为大的企业有品牌影响力,虽然成本高,但利润附加值也高;而小企业有操作的灵活性,也是一个接地气的优势。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