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恒丰纺织传来喜讯,该企业与中国纺科院合作开发的新型纤维产品试纺成功。这也是继海岛纤维后恒丰与纺科院又一次合作开发的新品种。
据了解,中国纺科院历来为国内一流品牌如安踏、贵人鸟、九牧王提供合作开发新面料。本次合作产品为多微孔涤纶/精棉两种色头和藏青微孔涤/羊毛/中长型黑导电涤两个系列的三个样品。
多微孔涤纶纤维是在纺丝温度288度,拉伸温度60度,拉伸倍率3.2,定型温度130-140度的条件下生产的,开发的纤维经后处理后用于运动休闲针织面料,具有吸湿排汗和质轻保暖的功能,市场潜力大。
这次新产品的试纺成功,又为企业扩展了业务范围,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相关链接:
由13位院士、130多位专家历时两年完成的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研究项目——“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6-2030)”成果今日发布。项目成果指出,我国纺织产业科技水平力争2020年达到国际一流,2030年达到国际领先,支撑我国纺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走向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实现“价值导向”型的战略转变。
项目成果指出,当前我国纺织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一些高端产品和装备要依赖进口,技术集成度、装备集成度相对还比较低,服装创意设计还处于跟踪模仿阶段,部分高端纺织材料国产化率低,以及协同创新能力弱、投入不足、人才缺乏,全生命周期低碳绿色纺织亟待形成等问题,亟需通过纺织产业科技持续创新,突破由大到强的瓶颈。
课题组围绕纺织产业科技如何在高科技发展背景下实现整体提升这一主题,聚焦纺织产业主要领域高端化、多元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融合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城镇化持续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资源环境制约日趋严峻的现实和巨大需求,提出了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到产业化应用的有目标、有任务、全面推进的总体路线图,以及各技术领域创新发展路线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副校长俞建勇告诉记者,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路线图分两个阶段,一是面向“十三五”的发展,二是面向未来2030年的发展。围绕产业链,从纤维新材料、先进纺织加工技术、生态染整技术、现代服装加工技术、产业用纺织品技术等方面以及两大支撑:一是高端装备制造,二是产业链的信息化技术和纺织产业的经贸管理技术,来探索新业态基础上的科技创新思路。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