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武汉 > 武汉服装业又该向何处去?

武汉服装业又该向何处去?

至今,武汉仍有服装企业1600多户,从业人员40多万,谁来引领这个庞大的产业?武汉服装业又该向何处去?惟有直面历史、直面现实,才有未来。

  从大批发的汉正街时代,到“互联网+”的电商时代,20余年大浪淘沙,几代人摸爬滚打,汉派服装失去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如果将时针拨回20年,我们所看到的汉派服装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汉口的大夹街、扬子街、汉正街,“前店后厂”的小企业如雨后春笋。依托畅通的商贸交易渠道,最早一批汉派服装品牌——太和、中英、雅琪、元田、红人……迅速长大。

  1990年从江汉大学毕业的刘树仁,怀抱着淘金的愿望,三赴深圳,摆过地摊,打工两年,又在汉正街“深造”一年,1993年开办武汉元田制衣有限公司。

  回忆创业之路,刘树仁有些激动:“当时武汉商场二楼的武汉服装大世界,是大家最想抢的柜台,我们租国有企业的厂房,就像做面包一样,‘热腾腾’的衣服做好直接上商场。那时销售额超亿元的商场里,女装销售排名前十的都是汉派服装。”刘树仁把武商比做“汉派服装的孵化器”,“我们都在其中成长壮大。”

  的确,1995-1997年是汉派服装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服装企业达到2000多户。什么流行生产什么,什么好销经营什么,企业和品牌在竞争中迅速适应着市场变化,生机勃勃。

  “那时候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外来客商争相采购,然后运到全国各地去销售。”描述起当年的情形,刘树仁仍很自豪。作为武汉市服装商会会长,他评价,那段时期的汉派服装就是天生的自主品牌,“只不过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罢了”。

  一直到本世纪初,汉派服装仍能与海派、粤派、浙派平起平坐。许多服装企业以自己是“汉派服装”为荣,它有着强烈的武汉印记:以女装为主,休闲或职业化服装稳重大方,穿着得体,高、中、低档各类款式齐全。在中国服装协会评选的全国女装60强中,武汉占9席。

  渐渐地,汉派服装在自己的地盘上也已地位不保了。

  5年前,有着30多年历史的汉派服装首次遭遇来自本地市场的强烈冲击:因销售业绩不敌外地品牌,难以完成1年300万元的销售目标,约10个品牌被武汉广场清退。在大量国际、国内品牌的不断挤压下,汉派服装在本地市场的份额迅速下降,年销量仅5%,更多的是销往武汉周边地区以及全国三四线城市。

  更糟糕的是,一提起汉派服装,很多人首先想到缺乏原创、抄袭成风、市场无序。汉派服装似乎不再是光环,而是尴尬的历史包袱。于是,一些曾经的汉派名品开始尝试“去武汉化”。它们“隐姓埋名”,换名字、改注册地,想要脱胎换骨。“去武汉化”真的能够解决汉派服装的问题吗?红人的经历很有代表性。

  红人,英译“redman”,在上世纪90年代末,红人将其音译名“瑞德曼”作为自己的新名字,力图重整市场。“改名期间,市场表现平平,洋名让自身特色模糊,更不易于市场定位。”红人服饰董事长唐冠颐接受采访时回忆,在改名的两年间,红人变得忙碌但迷茫,也因此被业内戏称为“累得慢”。“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产品质量跟不上,再洋的名字也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痛定思痛,红人摸索出自己的定位,而今品牌发展良好,获评“中国驰名商标”。

  猫人、乔万尼服饰负责人也都表示,虽然赞同服装企业更改注册地,或者在其他地方建立分公司,但这并不能解决汉派服装的生存发展问题。

  “大部分的汉派服装,在行业竞争重心由初期的低端批发转向品牌竞争时,仍停留在初期的发展模式上,从而错过了发展时机。各大品牌更多的是在抄袭设计,导致品牌形象受损。”武汉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赵军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品牌设计的原创性,要舍得花大价钱聘请知名服装设计师帮助企业做设计研发;其次要加强品牌推广,“你把华人世界里所有叫得出名字的明星列一个表,你会发现,他们几乎全部都代言过沿海地区的服装品牌。”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