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武汉 > 武汉服装业痛定思痛 衰落的背后是什么

武汉服装业痛定思痛 衰落的背后是什么

长期以来,武汉服装产业主要以生产代工为主,处于价值链低端,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偏低,品牌建设意识不强,缺乏原创设计。接下来,一起来看一看详细的资讯吧。

  截至2013年,武汉仍有服装企业1600多户,从业人员40多万,年销售收入500亿,出口创汇近5亿美元。武汉市经信委走访调查发现,从近三年的发展情况看,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产值都在增长中,羽绒服装增幅最大。这说明,作为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武汉的服装产业并没有停止发展。

  这组数据所反映的,和人们的印象又略有差距。这是怎么回事?业内人士坦言,不是我们没发展,而是没别人发展快。

  我们来看另一组数据:

  在武汉1600多家服装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仅50家,而杭州、青岛、宁波的规模以上企业数分别是1250、748、437。

  企业规模方面,仅爱帝产值超过10亿元,此外,产值5亿-10亿元的企业1家,1亿-5亿元的27家,其他都在亿元以下。而青岛即发集团(主要生产针织服装)产值突破100亿元,宁波雅戈尔产值突破40亿元。

  显然,和全国同类城市企业相比,武汉的服装企业产业规模小,实力不强。

  其二,长期以来,武汉服装产业主要以生产代工为主,处于价值链低端,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偏低,品牌建设意识不强,缺乏原创设计,仍旧是传统的生产基地,没有向创造型、创意型产业转变。

  以品牌数量为例,深圳服装拥有国内知名品牌100多个,宁波服装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个(武汉5个)、中国名牌产品11个(武汉3个)。

  由于缺乏创意设计环境,本地培养的专业人才80%以上都离开武汉,服装产业难以及时把握时尚潮流。这是汉派服装设计不够时尚的症结所在。

  知名设计师王鸿鹰就直言,武汉的服装企业虽然不惜重金聘请国内外设计师,但却留不住他们,因为这些企业都没有做长期的战略合作发展计划,也没有花太多时间去了解设计师是否适合,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总是想着一季度就见成效。“其实,任何调整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风格的调整需要更长的时间,有时还要因此承担一些不适合而带来短期的销售下滑。”

  第三个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产业供应链的支持。这正是武汉走出的“艺之卉”创始人赵卉洲放弃武汉的重要原因:“在武汉,80%以上的高端面料、辅料及饰品都需要靠外购,在深圳你绝对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服装企业在选料等方面没有太大压力,能够专注于设计和品质。”

  产品结构单一,高端配套不足,已经严重阻碍了武汉服装企业走高端化和品牌化发展的步伐。

  眼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对服装业的冲击已显而易见。2013年以来,中国服装企业开始排浪式关店。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两年内,中国动向、李宁、安踏、美特斯邦威等服装企业关店总数超过7000家。在汉派服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4年乔万尼在全国关停120家扭亏无望、不盈利、微盈利门店,占总量的40%,同时谋划互联网转型。

  但是,目前湖北服装企业从事电商的不足50%,也远远落后广东、福建、浙江等服装大省。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