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用工缺口 > 代工难,不如自己做品牌

代工难,不如自己做品牌

近年来,随着成本上升,国际订单不断下滑,不少代加工企业不得不通过缩减员工来维持收支平衡。一些企业根据加工品牌的需求,将工厂搬到越南。

  “每一道工序都是精心制作,从皮革到饰品。”昨天下午两点,广东东莞厚街镇路上行人寥寥。企业内的工人们却热火朝天地干着。

  稳扬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玉琴热情地介绍着自己多年为国外品牌代工的经验。生产线上的凉鞋、皮鞋精美又具质感。尽管说得自信,但她的话语中又似乎隐隐透露着不安。

  同时,乔鸿鞋业的生产线也在不停运转中。在这家为多个国际知名沙滩鞋品牌代工长达20余年的工厂里,300多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可董事长郭正津也有担忧。

  他们的不安和担忧,来自近年来广东传统代工制造业的困惑: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订单大量减少……曾经的“世界工厂”太擅长给他人做嫁衣裳了,现在他人不再热情。如此大量的精美“广货”怎么办?

  6月3日,142个高质量、精工艺的新“广货”品牌将上线淘宝等平台。阿里巴巴和国家质检总局要一起将“莆田模式”复制到广东,开展“中国质造·广货网上行”,欲为广货练级下一场“及时雨”。

  郭正津又身兼东莞厚街台商协会监事长一职。“广货”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回忆起上世纪代加工的辉煌年代,他面露笑意:“生意最好的时候,代加工利润极为可观。”可辉煌已经过去。他无奈地表示,目前每生产一双鞋最多只能赚一元,意味着这个有着300多人规模的工厂,一个月必须代加工十万双以上的鞋,才能保持收支平衡。

  稳扬鞋业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张玉琴介绍,代加工企业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末端,成本每增长1 美元,国际销售终端就要涨10元美金以上,这导致代工企业在和品牌方进行议价时处于劣势地位。

  以一双高标准的好鞋为例,国际一线品牌代加工需要的制作工序超300项,需要数十名有丰富经验的制鞋工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长期以来,这些高标准精工艺的好鞋被国际众多知名品牌所垄断,广东也一直以“世界工厂”的身份亮相。

  曾经,“广货”是杭州诸多女性心神向往的女装首选,就连现在的四季青中,也不乏“广货馆”。街边小店的店家们更是以“广货”为卖点,只因其款式新潮,兼备质感。

  网上也是。数据显示,2012年“广货”在淘宝年销售额仅为50亿~60亿元,不过截至今年3月底,“广货”在阿里集团旗下零售平台的销售额已超过6000亿元。

  “广货”空间依然广阔。多年的生产经验,完整的生产线,熟练的工人……这些优越的条件很难复制。一些企业开始加大对制鞋机器和工艺的投入,并开始瞄准国内市场,期望创建自主品牌。

  不过,从代加工的零库存带到发展自主品牌,可能会面临高额库存、对终端市场流行风向标不够灵敏等问题。“未来,阿里巴巴将扶持100个产业带、1000个明星品牌,推动10000家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由于相关产业众多且产业集群优势十分突出,广东当之无愧成为阿里巴巴‘中国质造’活动第二站。”淘宝网副总裁张勤表示。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