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太少,工作太多,主管没创意……抱怨远比工作时间长,这就是职场里典型的黑色隧道现象。职场中的机会主义者,永远认为好工作是可以换来的,工作的目的完全依附在找好工作上,不断地追寻,不断地沮丧,黑色隧道有如漫漫长夜。
所谓黑色隧道指的是,你在职场上所有可能碰到的让你厌恶的现象。你不可能在一天之内经历完所有这些职场现象,它们是陆续出现在你的职涯中来折磨你,里面潮湿阴暗让人很不舒服。这个隧道的长度大概有十年之长,它的计算方式是从踏入完全陌生的职场的第一天起,我们大概要花十年的时间才可几乎经历过这些职场百态,十年后这些职场现象只不过是不断再重复而已。
现在的职场江湖,很多企业的寿命不过一二十年,远远小于个人工作寿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有上述的职场症候,如果不调整心态,黑色隧道期将是迢迢长路。
根据一项调查,有75%的上班族都迫切需要在职进修,68%认为要加强语言学习,64%的人想要加强专业能力,51%的人想考证照,以便突破事业瓶颈。有人认为,未来的职场人应有专业五力,包括因应国际化时代的双语能力、学习管理语言程序设计能力、看得懂企业财报的财务评估能力、征服自己也征服别人的业务能力。
然而,上述所有能力,因为忘记了人的要素,当社会转型太快,可能都会面临转换公司、技术变迁等因素的影响而成为过眼云烟,使许多从业人员的黑色隧道期加长,不但影响企业经营能力,而且使个人备受压力和折磨。当年华老去,光阴不在,真正能留下的是什么?在急剧的社会变革时代,我们带着什么能力,开创新的人生?
相关链接:
美国经营心理学家欧廉·尤里斯教授提出了能使人平心静气的三项法则:“首先降低声音,继而放慢语速,最后胸部挺直。”
降低声音、放慢语速都可以缓解情绪冲动,而胸部向前挺直,就会淡化冲动紧张的气氛,因为人情绪激动、语调激烈的人通常都是胸前倾的,当身体前倾时,就会使自己的脸接近对方,这种讲话姿态能人为地造成紧张局面。
卡内基·梅伦大学的商学教授罗伯特·凯利,在加利福尼亚州某电脑公司遇到一位程序设计员和他的上司就某一个软件的价值问题发生争执,凯利建议他们互相站在对方的立场来争辩,结果五分钟后,双方便认清了彼此的表现多么可笑,大家都笑了起来,很快找出了解决的办法。
在人与人沟通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意见才行。如果双方在意见交流时,能够交换角色而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就能避免双方大动肝火。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