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企业管理 > 解读企业的战略盈余管理

解读企业的战略盈余管理

相对于会计盈余管理和财务盈余管理,运营盈余管理的实施难度更大,而且也超越了企业财务高管的职权范围,需要公司运营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筹划,运营盈余管理基本不会触及到政策底线,但规划不当却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运营盈余管理是指通过运营模式(包括交易方式、定价、企业合并等)合理安排使会计报表呈现期望结果。通常的运营盈余管理实现手段包括委托经营、合作经营、关联交易、资产转让,但这四种手段往往以非公允的交易价格(或合同条款)为基础才能达到影响会计报表的目的,往往滑入“操作利润”的深渊,也是监管部门重点关注和打击的领域。本文就不再涉及。

  战略盈余管理是指通过通盘的战略考虑与规划,辅之以会计政策选择、运营模式选择和财务安排等多种手段,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相对于以上三种盈余管理类型,战略盈余管理实质上不是盈余管理的新方法,而是在一种系统思维模式下,对以上三种盈余管理手段的灵活搭配和综合应用。

  GE(通用电气)是战略盈余管理应用的典范。1983年——1993年,通过有效的盈余管理,GE的利润和股价都出现了稳步增长,树立了证券业“不落太阳”的良好形象。

  GE的产业规模和多元化经营的业务结构赋予它许多这样做的机会。第一波士顿公司分析家Sankey指出,GE资本公司有着“非凡的在需要的时候创造利润的能力”,因为它“多元化的业务组合”提供了“极大的如何报告盈余的弹性空间”。一方面,GE不断并购和重组形成了始终良好搭配的三层面产业(业务)组合:

  第一层面,核心业务:直接影响近期业绩,提供现金流维持企业存在的业务;

  第二层面,增长业务:正在崛起的新业务,具有高成长性,有代替第一层面的潜力,并将最终代替第一层面;

  第三层面,种子业务:需要重点选择,精心培养的项目。

  三层面业务彼此转换:当现有的核心业务在“明天”衰退时,“今天”的增长业务就变成“明天”的核心业务,而“今天”的种子业务也会转变为“明天”的增长业务,并准备在“后天”为企业提供得以维系运行的基本现金流。

  GE通过合理规划,实现业务的彼此替代,避免了利润的大起大伏。另一方面,GE在通过出售优势业务获取高额投资收益的同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劣势业务的清算和退出,从而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如表)。

  战略层面的盈余管理适用于涉足多个领域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以及并购重组为特征的金融控股公司。战略层面的盈余管理基本不会触及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政策底线,其要点是对业务的合理组合和对业务买卖、清算时间的合理安排。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