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经营宝典 > 浅析盈余管理的三个层次

浅析盈余管理的三个层次

企业只有在业务活动发生之前就考虑到对报表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结果,介入到业务前端去实施盈余管理,才能更加主动;对盈余管理各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搭配应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战略盈余管理是指通过通盘的战略考虑与规划,辅之以会计政策选择、运营模式选择和财务安排等多种手段,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相对于以上三种盈余管理类型,战略盈余管理实质上不是盈余管理的新方法。

  当现有的核心业务在“明天”衰退时,“今天”的增长业务就变成“明天”的核心业务,而“今天”的种子业务也会转变为“明天”的增长业务,并准备在“后天”为企业提供得以维系运行的基本现金流。

  战略层面的盈余管理适用于涉足多个领域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以及并购重组为特征的金融控股公司。战略层面的盈余管理基本不会触及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政策底线,其要点是对业务的合理组合和对业务买卖、清算时间的合理安排。

  根据以上四类盈余管理类型,可以划分出盈余管理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事前盈余管理”,即首先通盘考虑盈余管理的目的、手段、途径,再有计划地去安排和实施运营与财务活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例如GE基于盈余管理的产业布局安排往往长达数年)运作,合理控制业务活动的发生时间和发生方式,逐步实现盈余管理目的。上文中的战略盈余管理即属此类。

  第二层次是“事中盈余管理”,即在业务或财务活动发生过程中通过一些手段影响其发生方式,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上文中的运营盈余管理和财务盈余管理即属此类,相对于事前盈余管理针对企业发展与经营的整个“面”,事中盈余管理经常是针对某个“点”,“就事论事”地去解决问题。

  第三种层次是“事后盈余管理”,即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发生以后才去考虑盈余管理,被动地通过事后会计政策的选择,期望达到目的。事后盈余管理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随着会计准则和证券市场监管的日渐完善和严谨,事后盈余管理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

  总体而言,盈余管理是一种系统思维,而不纯粹是一种会计手段。政策底线范围内的良性盈余管理不是恶意会计操纵,而是管理层的一项必备技能。盈余管理需要从战略层面统筹考虑和全面安排,需要企业负责人的综合考虑与关注,而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