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社区型购物中心在招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这是因为一般社区型购物中心体量较小的缘故,同时它还要兼顾多种业态组合,所以会给人感觉选择性不如大型购物中心那么多。但我们必须看到,如今有越来越多大体量的购物中心对外声称自己也是社区型购物中心,是因为它根据自身的状况,例如能辐射多少客群、能为哪些人服务而决定的。至于在招商上,社区型购物中心可能会带来创新上的突破,除了会吸引牙医诊所、微创美容、宠物寄养等所谓的社区小业态进驻外,在建立独立设计师孵化基地、打造定制时装发布平台等方面其实大有可为,可以跟其他形态的购物中心形成强烈的差异化。
在满足“邻居们”的服务上社区型购物中心之间会进行比较激烈的竞争。相对而言,深圳购物中心业已在国内处于一流的行业,因此在商业设定上其实大家都差不多,但是怎么样跟目标群的需求结合得好,这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在一个生命周期里,如果你服务好、结合得又好,自然就会进入到运营良性循环的道路上来。与其他类型相比,社区型购物中心与目标群的接触应该是更为频繁的,可能每天都会发生某种联系,他们想吃什么、玩什么、在生活上有什么需求、该如何引领他们进行消费,这些都是服务的范畴。优质的服务能极大提升消费黏性,这在商业上是不言而喻的。
总体而言,社区型购物中心无论在业态上还是在配套服务上,不需要高大全,但必须要精准,从而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它在生活方式培养上,是具有引领性的,甚至可能要牺牲一些商业面积来做服务配套,来实现功能上的丰富性。
记者走访了几家下半年要开业的社区型购物中心,其中一大亮点就是老总们都标榜要走O 2O路线,强调要抢占“互联网+购物中心”的商业制高点,同时云在线、大数据等概念直接印在宣传手册上,让人感觉非常高端。
但实际上,社区型购物中心跟众多网上商城、走全渠道的商业机构不同的是,它的目标群范围相对较小而且确定,就是居住在附近的众多家庭、个体。因此,在线销售只能是作为这类型购物中心上线的一个内容,而提供精准服务才应该是走O 2O路线的核心。试想一下,通过大数据的追踪和分析,社区型购物中心对辖区内各个家庭的需求是可以做到了如指掌的。能不能当大片上映时提醒家庭成员过来观看、新品牌新产品上市时激起他们的购物欲望、当客户家里需要某种服务时第一时间找你去解决、与亲朋好友聚会时是否选择你作为第一社交场所……这些服务内容看似虽小,但是在精准迎合之下,它所产生的消费聚合力却是非常长远而且巨大的。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