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装的世界里Gucci是个重要的角色,但他们这次没有出现在伦敦。意大利男装品牌Ermenegildo Zenga不见踪影,也没人听说爱马仕在伦敦做了什么。美国品牌当中,RalphLauren只宣布了接下来在米兰男装周的计划,Tommy Hilfiger和COACH的男装却非常活跃。
老牌的法国、意大利奢侈男装品牌,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在米兰、巴黎的男装周上,对伦敦男装周显得有些无暇顾及——米兰被认为拥有全球最好的男装周,实力稍逊的男装品牌苦于挤不进门。而历史不够悠久,渴望出人头地的美国男装,则主动投入到伦敦的各种活动之中。
可伦敦才不会在意那么多。毕竟那些纯正的英国品牌,英国血统的设计师们,都会准时、热情、认真地出现,其中不乏业内领袖和当红新星。Burberry,dunhill,AlexanderMcQueen都精心发布了走秀,加上热闹的afterparty等等各种活动,一点也没有为意大利人或法国人的缺席感到遗憾的意思。
相关链接:
眼下男装周正在个大洲接力,伦敦之后还有许多城市要接着办。不论男装还是女装,在澳大利亚、巴西、中国等非“轴心”城市举办的各类时装周,通常被视为一种区域性的模仿,无法吸引到全球的关注,更别提四大时装周的“风向标”意义了。
伦敦男装周是2012年首次举办的,刚刚结束的这次吸引了77个品牌,比起第一届的46个,增长很迅猛。
不是所有来到伦敦的品牌都走了秀,因为男装周每天只能容纳7到8场时装秀。不少品牌是以showroom等“静态展示”的方式出现的,也能获得一些品牌所期待的高质量的关注。
这次伦敦男装周留下了一些话题。比如眼下声名鹊起的英国设计师CraigGreen,一如既往的怪异,评论认为他这次设计有禅意和亚洲风格。Gucci前设计师JohnRay带来了他为dunhill做了第三个设计。以橄榄球运动员为灵感的的走秀很火辣,而Burberry让男人穿上了蕾丝……
这些场面引起了赞叹和议论,但这些衣服似乎很难让普通人穿着上街。伦敦男装周保持着一种新锐、开放的气质,将艺术、设计置于崇高地位,不像纽约那样重视功能性和实用价值。设计师也不会担心因“搞怪”而出丑,遭到尖刻的批评。这不难理解,在英国,“古怪(eccentric)”向来都被认为是个夸奖别人的好词。怪奶奶“西太后”VivienneWestwood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深得人心的。
除了设计师、主办方,时装周的茫茫人海中,还有最重要的两种角色:媒体和买手。
有设计师面对采访时坦率地说,如果不参加时装周,就很难一次接触到那么多顶尖的国际时尚媒体。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