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服饰文化 > “民族服装文化之旅”采风活动开启

“民族服装文化之旅”采风活动开启

“民族服装文化之旅”采风活动开启,面向服装企业设计师、独立设计师、院校学生、对民族服装文化有兴趣的人员。接下来,一起来看一看详细的资讯吧。

  我国黔西南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现有布依、苗、汉、瑶、仡佬、回等35个民族。民族文化多姿多彩, 其中布依族服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促进中国各民族文化交流和传承,鼓励和倡导民族文化的创新;在全国范围内挖掘和培养有潜质的民族服装优秀设计人才,2015年,由中国服装协会、北京莱福士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主办2015年第一届“莱福士杯”中国民族服装设计大赛,得到了服装设计师、院校教师、学生的广泛认可。

  有鉴于此,为了进一步宣传少数民族服装服饰文化,将各民族特有的元素与现代都市时尚元素相融合,促进服装设计师的相互交流,北京莱福士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展开“民族服装文化之旅”的采风活动,第一站计划设置在贵州黔西南地区。

  本次采风活动五天四晚,报名面向服装企业设计师、独立设计师、院校学生、对民族服装文化有兴趣的人员。

  相关链接: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表示,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下,福建、广东、浙江等服装出口大省正积极主动融入“海丝”纺织服装经济带,而新政也为这些地区整合国际国内产业和市场资源提供了更大可能。

  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将有不少服装企业在资本护航下,在‘走出去’中实现转型升级。然而,当前中国服装业仍面临一定困难,比如低层次服装产能过剩、缺乏品牌创意、商业模式亟待创新等,要减少服装“出海”的阻力与障碍,行业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更大数量、更专素质的紧迫要求。

  香港服装学院院长周世康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不少服装品牌企业开始走出去,开拓“一带一路”沿线服装市场,尤其是广东深圳女装已经具备“出海”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服装产业将产生巨大的人才需求,加强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当下的焦点。首先,服装产业需要大力培育和包装本土服装设计师,鼓励本土服装设计师、服装企业将各国服饰文化元素融入到本土服装设计,并推向市场,实现“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的民间互动。其次,加快‘一带一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不断培养新鲜血液,让更多有潜质的人才加入到服装行业,并按照国际化、职业化、专业化、复合型的目标来进行人才培育。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