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商会协会 > “润山杯”第一届全国针织纬编技术研讨会在柯桥召开

“润山杯”第一届全国针织纬编技术研讨会在柯桥召开

首届全国针织纬编技术研讨会举行,国内针织设备制造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自主创新,提升核心技术。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详细的资讯吧。

  “润山杯”第一届全国针织纬编技术研讨会近日在浙江柯桥召开。来自国内重点针织生产企业、原料厂、设备及零配件厂、印染厂、高等院校、检测机构的近200名代表参会。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龙海如就目前我国针织圆纬机技术与产品发展动态进行总结,提出国内针织设备制造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自主创新,提升核心技术。

  上海帕兰朵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国平分析了轶纶聚酰亚胺和安芙丽纤维热学功能针织关键技术,并针对轶纶聚酰亚胺短纤维产业化提出建议。

  香港理工大学周金云博士通过编织实例验证了6-功位编织技术的可行性,指出成圈机件有待进一步优化以提高编织可靠性及稳定性。

  浙江保利针织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印平分析针织行业短平快趋势对传统织造工厂的影响,并针对粗针距大圆机的应用提出大胆设想。

  相关链接:

  当前纺织装备普遍采用了数字化控制技术,如PLC、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工业控制计算机,变频器、伺服控制器也很普遍,许多配置了网络接口和在线监测装置。新近开发的如陕西华燕的喷气涡流纺纱机、江苏凯宫的高效精梳机、青岛赛特环球的全自动落纱粗纱机、杭州宏华的自适应数码印花机、常州五洋的高速双针床经编机、宁波慈星全自动电脑横机等设备都达到很高的数字化、自动化水平,也具备了一些智能化功能。

  在此基础上的智能化要求,已经成为装备用户的关注点,也是纺机企业正在努力的方向。如立信高温气流染色机通过传感器采集生产数据,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和分析各种颜色在水洗过程中的变化,使设备具有优化的水洗功能。新型的智能纺织装备要能够实现对自身工作状态的感知;具有故障类型和部位的识别等自诊断功能;具有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作业数据进行调整;具有通信功能,通过互联网与制造商平台连接,为制造商开展基于大数据的远程服务提供支撑。

  产品智能化是纺织行业与其他行业差异最大的领域。比如机械行业的新型机床、机器人,电子行业的计算机、手机、传感器等智能化产品可以直接应用于各种智能制造系统;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的智能化是产品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就纺织行业而言,产品是最终消费品,智能服装是最典型的代表,这个项目也是“十二五”期间的基础研究项目。

  智能服装可以看作是智能穿戴产品的一部分,但是具有自己的特点,其智能化功能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实现途径:一是开发智能纤维,织成智能面料,做成服装;二是通过新型染色或后整理加工的方法,使普通织物具有智能特性,再做成服装;三是将普通服装与外加电子智能元器件相结合,应用互联网技术。

  目前火热的智能穿戴产品涉及的智能服装主要属于第三类。该类产品装有具有感知、分析和通信功能,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已经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服装开始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各种应用逐步渗透到包括通讯、医疗、防护、运动、军事、娱乐等领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下一步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使产品真正走向市场。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