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招商引资 > 新光三越否认通州项目将布局四川重庆

新光三越否认通州项目将布局四川重庆

通州项目似乎成为镜花水月,在将首个项目落子苏州后,新光天地此后将推进川渝项目,但8年过去,零售环境早已发生改变,新光天地是否还是一块能赚钱的金字招牌?

  从北京通州核心区驱车前往大望路北京SKP,不过二十分钟车程。年初媒体关于新光天地将落子通州核心区的报道,着实为该区域的火爆楼市添了一把火,也让业内质疑,十余公里内两座“新光天地”,通州项目是否有掘金前景。如今看来,这些都成了“往事随风”。

  6月25日,在新光天地苏州店开业仪式上,新光三越大陆投资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苏州门店是新光天地在大陆开业的首家门店,此后将陆续布局重庆新光天地和成都新光天地。

  然而,当记者咨询通州新光天地布局进展情况时,没想到新光三越大陆投资负责人却直接否认了该项目,并称新光三越从来没有对北京通州进行布局,在公司战略投资上,也没有参与敲定过该项目,并直言目前公司正为该事情而烦恼。

  据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继大望路项目后,新光天地将再次进京,选择通州。该项目位于北京通州商务核心区,东北至温榆河西滨河路,南至通燕路,西至安顺路。总建筑面积46.4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34.45万平方米,地下面积12万平方米。该报道显示,全国最大商业地产全程服务机构RET睿意德为该项目商业部分提供策略顾问和商业设计优化服务。

  6月25日,新光三越大陆投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新光天地目前在大陆投资战略规划上仅三家,分别是苏州、成都、重庆,全是独资。

  当日,记者也多次致电该消息的发布公司RET睿意德,但直到记者截稿时,该公司的对外公开电话仍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虽然此前台湾新光三越与北京华联合作创造了新光天地的发展奇迹,但新光三越到最后却退出管理层。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底,新光三越决定撤出北京新光天地营运,但仍保有20%股权;吴昕达强调,北京新光天地已因商标权于5月起改为“北京SKP”,虽然经营权退出,但仍保有投资权与一席董事,“新光天地”商标隶属新光三越集团所有。

  一位不愿具名的新光三越内部人士对记者坦言,此次选择独资建公司,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经营,打造一些喜欢的模式,而将来如何发展公司也有更多的经营权。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此次苏州新光天地之所以采取独资的方式跟此前与北京华联的股权制的合作之伤有关。

  相关资料显示,2006年3月,台湾新光三越与北京本土品牌华联,以各持股50%的模式合资成立了北京新光天地项目。

  “当时两家企业为了引进更多的品牌,不光是北京华联,就连新光三越都在招商方面让出了很多的利益,也许正是这种大手笔的操作手法,在短短的2-3年时间就已经做到了百货行业的巨头。”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相关数据显示,新光天地在台湾运营团队的管理下,销售额自2007年开业以来始终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2008年-2011年,几乎每年的营业额都出现超过30%的同比增幅。

  另有数据显示,新光天地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销售额分别为25亿元、33亿元和48.29亿元,2011年新光天地更是以销售额65亿元成为大陆百货单店第一名,税后净利8亿元。

  然而一山不容二虎,双方的合作不长。此前一直认为优势的对等股权却成了双方合作的绊脚石。或许正是这两家公司太有“主见”,以至于此前“对等控股”新光天地的优秀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双方合作6年后,因北京华联与新光三越管理权之争而分道扬镳。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