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希腊闹剧僵持不下,欧元区政治博弈风险加大。中国6月汇丰PMI数据为49.4,不及预期的49.6。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出现改善迹象,市场对美联储9月加息预期愈加强烈,美元指数在95整数关口二次探底后,呈现振荡上行走势,进而对原油市场产生压力。
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供需形势并未出现明显好转。截至6月19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保持在960.4万桶/日的高位水平,较5月943万桶/日水平继续增加。伊拉克6月原油产量达到438.8万桶/日的历史最高水平,助推OPEC6月原油产量达3213.4万桶/日的三年来新高。
后期来看,伊朗核谈判延期,鉴于各方达成核协议的意愿较强,预计最终对伊朗的核制裁将取消,并推动伊朗原油流入国际市场,国际原油市场的供应仍很充足。而美国原油季节性需求旺季即将过去,届时供应的充足或将扭转美国原油库存连续两个月的下滑态势,因此国际原油市场在后期将面临美元指数上涨以及供需宽松的双重压力,后期延续振荡下行的可能性较大。
6月底PTA工厂现金流快速恶化,在下游聚酯淡季成本转嫁困难的情况下,PTA工厂不得不向上游PX要利润,因此在买卖双方分歧较大背景下,7月PX的ACP谈判再度失败。目前PX环节仍有72美元/吨的生产利润,在7—8月聚酯终端需求淡季格局下,PTA工厂开工率料随聚酯同步下滑,PX需求将逐渐转弱,中金石化新建的160万吨PX装置预计于7月底开车,这将加大PX价格和利润的向下调整压力。
相关链接:
针对中国政府正式宣布7月份轮出100万吨国储棉,印巴、越南等东南亚纱和国内棉纱贸易商表现的比较平静,认为对进口纱市场在数量、价格上的冲击并不会有多大甚至可以忽略。
印度某大型棉纱出口公司认为,中国按当前的市价抛储不会对市场产生影响,但如果价格大幅低于当前市价、而且不根据储备棉实际年限和质量来决定,将会给棉花价格带来下跌压力。由于中国储备棉整体质量偏低,抛出的棉花大多不适合纺针织纱或者高质量梭织纱,因此不会影响到高质量纱线的价格,但低等级纱线价格可能面临压力。总体来看,棉纱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
其一、目前港口已清关2014/15年度已清关印度棉S-6的成交价仅13400-13600元/吨,抛储价明显高于现货,对印度棉、西非棉、巴基斯坦棉等是利好;其二、中国纺企关注和竞拍的重点将是2012年度国储外棉(有传言100%美棉)和少量2011年度国储棉,前者品级、品质比较好,相对于目前市场可供的货源而言有“一致性高,纤维长度长和强力较好”等卖点;后者抛储价格低,适合纺C32S及以下支数棉纱,而印度棉S-6等级、品质则与2011年国储棉、2012年度国储美棉“错位”,纺纱品质介入“中等偏上”,在这一领域中国市场印巴、越南棉纱仍具较强竞争力;其三、由于印度棉纱供货订单大多提前30-45天签订,合同价格、数量以及抵港交货时间早已确定;从郑期近月合约以及外棉现货的表现来看,对于即将到来的100万吨抛储大多“横盘”冷对,纱线合同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印度、巴基斯坦、印尼等国家的纱厂、出口商分析,中国政府制定高于现货市场500元/吨以上的价格抛储,很可能引发国内新疆棉、地产棉和港口已清关外棉报价的整体上涨,一方面导致棉纱成本上涨,企业利润继续下滑、开机率下降,印巴等进口纱抢占中国市场的机会增大;另一方面,印度CCI仍有库存110多万吨,但留下来的抛储时间不足3个月,平均每个月成交30多万吨才能新棉上市前“一身轻”,因此时间越向后推,CCI抛储的压力越大,7-10月份大幅下调抛储竞拍底价或不可避免,届时印巴纱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