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巴巴10亿元现金补贴发放给北京区域的消费者之后,数据显示天猫超市的营业额同比增长740%,大分布消费者开始选择用手机逛超市,这种现象或许与北京持续高温的“烧烤模式”有一定的关联,但事实上天猫超市在北京的一炮打响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天猫超市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全力打造的网上超市,与天猫单品单店的传统模式策略截然不同
在商品层面,天猫超市主打生活百货一站购齐,为消费者提供休闲零食、粮油米面、进口食品、家清个护、家居百货、母婴用品等商品,并利用天猫与全球供应链及品牌深度合作的优势,直接由品牌方提供产品,并承诺正品保障。在服务层面,天猫超市拥有自主物流体系,不仅把米面粮油等大件包裹送货上楼,更有当天送达、夜间配送等贴近消费者需求的深入服务。
在天猫超市页面上,“北京专享”的推广活动已经展开,每天9点、12点、20点三个时段,北京市用户可以抢收50元专享红包。此外,随着天猫超市北京订单量的暴涨,菜鸟网络专门推出的“当日达”的服务将专用配送站点扩充了两倍,并增加了每日发货频次,近期还计划在北京周边再启用一个天猫超市“巨无霸”仓库。
借助强大的菜鸟网络支撑,北京的天猫超市用户在上午11点之前下单,当天即可收货,并且可自主选择送货时间,最晚能派送至当天22点。这在整个阿里巴巴交易平台乃至整个中国电商界,都有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在此基础之上,天猫超市的“高温补贴”成为催化剂,让北京消费者对便捷的生活百货购物需求,与天猫超市在货品和物流服务两方面巨大的优势,发生了化学反应,从而爆发出了740%的巨大增长。
据天猫方面的数据统计,在这个刚刚开始的网购盛宴中,近9成消费者选择用手机“逛超市”。这表明一线城市的用户购物途径已经明显从传统的线下商超向网购迁移,并随着电商的发展和促销活动的刺激,逐渐培养成购物习惯并沉淀下来。在复购率高、黏性强的商超业态中,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
数据显示,在北京地区,80后成为天猫超市购物的中坚力量,而在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大批90后涌入了掌上超市。天猫超市的便利和实惠,逐渐渗透进新生代的生活中,成为了一种购物新潮流。
这种潮流的形成,与阿里巴巴布局零售商超业务的整体策略密不可分。数年来,阿里巴巴集团布局银泰等大型线下商业,并不断试水O2O,打通物流、支付等各个环节,布局城市生活各个消费场景。如今,整合零售业态的策略已初显成效。
随着天猫超市的大举进军,线上线下的商业业态将迎来全面洗牌
线下商超业务近年来正呈现自然衰退。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包括店面租金、人工成本等费用刚性上升等因素,2014年超市行业净利润同比下滑5.87%。而根据联商网的数据,今年仅上半年,百货业门店关闭了25家,已经高于去年全年的23家。
在业界人士看来,线下百货关店数量大增,预示着传统百货行业的转型步伐正在加快。此消彼长,随着电子商务对用户需求的不断满足,网上超市成为白领、大学生等网购主流人群的购物新场景,在电商平台运营策略的有效刺激下,其规模将可能会出现井喷。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