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表示,在历经了几年的行业调整之后,泉州体育用品行业龙头企业终于迎来强势复苏。泉州鞋服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尽管当下体育运动鞋服行业整体仍然低迷,但龙头企业率先实现逆袭,演绎“王者归来”,传递出积极的行业回暖迹象和转型信号。
体育用品行业,尤其是运动鞋服行业,是泉州传统制造业的核心一环。改革开放以来,经历30多年的快速发展,泉州运动鞋服产量迅速攀升,目前约占全球三分之一,已是全球最大的运动鞋服制造基地。泉州地面上密布的运动鞋服工厂和众多的运动品牌,构成产业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说,运动鞋服业是我省为数不多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之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众多泉州运动鞋服企业判断国内运动鞋服市场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于是拼命上马新项目,扩张产能。当时,在泉州几乎整个运动鞋服行业,大、中、小企业纷纷大干快上,整个行业产能急剧扩充,几年间行业产能扩大一倍之多。
随后,尽管市场需求也有不小增幅,但是供给端增幅更大,整个行业呈现产能严重过剩状态,高库存的问题开始袭来,至2011年前后进入最高峰。
与此同时,伴随着后危机时代深入演进,运动鞋服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在恶化,在人口红利逐年消退,融资难、融资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泉州的运动鞋服行业也进入深度调整期,众多龙头企业也未能幸免,饱受产能过剩、高库存的困扰。
产业要转型,去库存、淘汰过剩产能是第一步。
事实上,此番泉州几大龙头鞋服企业销售数据出现大幅好转,与大量中小企业退出有关。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环境低迷,部分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选择退出。市场腾出来后,直接导致大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笔者以为,大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必然导致产业集聚度的上升。而这正是泉州运动鞋服产业转型的大方向之一。
{page_break}来看市场经济发达的欧美市场,其运动鞋服产业也经历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经数十年的市场洗礼,这些国家如今只剩下阿迪达斯、耐克等为数不多的品牌,而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要么选择退出市场,要么成为大企业在各个产业链上的贴牌商。泉州的运动鞋服产业,正在而且也必然要沿袭这样一条转型之路。
此次龙头企业销售业绩的全面好转,与这些企业主动转型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面对行业低谷,它们借助资金优势和规模化优势,在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精细化管理和“机器换工”策略,在产品品质、成本控制、生产效率等方面发力,大幅度拉开与中小企业的差距。
此外,面对行业调整,这些龙头企业对产品结构也进行适时调整,在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他们及时收缩了普通的运动鞋服产品生产线,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户外体育产品和儿童鞋服产品。对市场消费风向变化的敏锐判断,也是这些龙头企业取胜的原因所在。
综上,在马太效应下,大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在强化,行业分化日益明显,这正是当下泉州运动鞋服业的转型逻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