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PTA行业未来的发展,多数市场人士认为,其会像近两年的聚酯行业一样优胜劣汰。“就整个产业链来说,将会是一个由上游向下游让渡的过程。即PX的利润可能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PTA和聚酯行业。这个产业链中的最终胜利者,可能是在横向上淘汰弱小的对手,在纵向上整合全产业链、打通上下游并做大做强的企业。”戚明之说。
不过,PTA产业链的过剩产能淘汰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必将是一个长期且痛苦的过程。“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苦尽后甘终会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那些综合实力强、掌握上下游产业资源多且懂得利用期货工具的企业最终会迎来产业的春天。
除了限产保价外,当前有实力的企业采取了延长产业链的方式来加强自身竞争力。“相比较而言,上下游一体化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PTA产能会逐渐向这些企业聚集,而单一的PTA企业和下游工厂则面临被淘汰的风险。”王广前称。
“当前,一部分企业业务涉及PTA的生产和下游环节,甚至向上游原料环节延伸,下游消费端和上游PX环节的利润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PTA生产环节的亏损,因此综合成本不高。
一些企业则是通过采用较新技术和扩充产能来达到降低单位成本的目的。据汉邦石化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其二期PTA产能为220万吨生产线,建成后其生产成本优势基本可以达到行业偏上水平。通过向上游延伸,企业的竞争力将会得到增强。
不过,这些措施短期加剧了全行业的产能过剩程度。
在荣盛石化相关人员看来,加大出口是企业未来努力的方向,这可以化解部分产能过剩。“今年估计出口PTA在30万—40万吨,明年计划达到100万吨。”
实际上,PTA企业除了在产业上“自救”外,还在寻求一些其他途径。
在7月中旬江浙地区的PTA产业链调研过程中,通过期货市场规避相关风险实现稳健经营已成为了当前PTA产业链“他救”的有利方式。
据了解,4月初,翔鹭石化装置爆炸发生后,该企业停产,其通过期货市场买入PTA交给下游签订合同的客户,以此来维护稳定的合作关系。
调研中恒力石化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上半年整体经营比较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合理地利用了期货工具。由于采购PX船货卖PTA现货的生产现金流亏损较多,恒力石化借助今年难得的升水行情,将多余的PTA货源卖到期货市场,一吨可多盈利100—150元。
而在7月初PTA期货价格连续下跌的时候,恒力石化考虑到当时的PTA期货盘面价格对应的PX原料价格远低于800美元/吨,而从PX的实际供需情况来看,PTA工厂根本找不到800美元/吨这么便宜的PX,于是他们果断在期货市场买入,为企业节省了一定的成本。
据了解,行业巨头逸盛石化今年也借助期货市场的升水行情得到不少好处。“今年以来,PTA期货的升水格局使得PTA的仓单需求量大增,逸盛石化作为PTA期货的交割品牌和交割库之一,在仓单生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货源市场销路一度打开,比在现货市场上销售更有价格优势。”王广前称。
来源: